为探究普瑞巴林能否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应用于开胸术后肋间神经痛的治疗,日本医生 Matsutani 和 Kawamura 对 30 例因开胸术后疼痛控制不佳(0.2%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连续硬膜外阻滞,洛索洛芬 180mg/d 口服,60mg/ 次,一天 3 次)而致失眠的患者展开了研究,该研究成果于 2014 年发表在 Surgery today 杂志上。
30 例患者中,肌酐清除率大于 60 mL/min 的患者给与 150mg/d 普瑞巴林口服(75mg/ 次,一天 2 次,夜间服用),肌酐清除率不足 60 mL/min 的患者给予 75mg/d 普瑞巴林口服(一天 1 次,夜间服用)。用药前后采用数字评定量表(NRS)对每位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记录患者的失眠情况和不良反应。
研究发现服用普瑞巴林后,患者 NRS 评分由用药前的 8.2±1.3 分下降至 3.4±1.3 分(图 1)。用药后,有 29 例患者的夜间失眠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且最快在服用普瑞巴林一天后即显示出对睡眠障碍的改善作用。有 8 例患者服药后出现了不良反应,其中眩晕 1 例,轻度日间疲倦 7 例,但均未出现肾功损害。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下调普瑞巴林剂量至 50mg/d(25mg/ 次,一天 2 次)可有效改善不良反应。
开胸术后有 40%-80% 的患者伴有肋间神经痛。常规治疗手段中,NSAIDs 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疗效不佳;神经阻滞剂虽有效,疗效却无法长期维持;阿片类药物因其不良反应和成瘾性也无法用于长期治疗中(图 2)。普瑞巴林作为一种新型钙通道调节剂,已被用于治疗痛性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也有用于膝关节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后的镇痛。由于普瑞巴林服用后可能会出现头晕、嗜睡而易造成摔倒,老年患者使用时需尤其注意。
图 1. 用药后疼痛程度评分(NRS)
图 2. 疼痛位点和神经病理性疼痛通路(NSAIDs 直接作用于伤害部位,硬膜外阻滞作用于脊髓后角,阿片类药物作用于大脑皮层,而普瑞巴林则是与神经末梢突触前钙通道的 a2-δ亚基结合,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