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脊柱制动可以带来其他的不良后果,如呼吸系统的并发症、颈背疼痛、压疮、颅内压增高等等,而且进行制动增加了额外的成本和救治时间。
澳大利亚的 Ala'a O. Oteir 医生等团队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系统评价研究,结果发现对于这种院前制动的标准操作目前尚缺乏高质量的文献支持,非常有必要进行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 Injury 杂志上。
研究人员回顾性检索 2013 年 10 月 7 日前的 PubMed, Web of Science, Google Scholar 等数据库文献,采用 Newcastle-Ottawa 评分进行评价,最终纳入了 8 篇,其中 4 篇为回顾性队列研究,3 篇为病例研究,1 篇为病例报道。
有 4 项研究关注颈部穿通伤,发现对于该类型的患者,颈托制动没有帮助或者是只有一点点作用。有 2 项研究认为使用颈托固定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1 项研究认为颈托固定掩盖了颈部损伤,1 项研究表明颈托固定增加了院前救治时间。
对于颈部钝性外伤,有 3 项回顾性观察研究和 1 例病例报道(悬吊自杀)。有 1 项研究认为使用颈托固定过于保守,可能导致颈髓神经损伤加重、增加颅内压,而也有研究认为早期有效的颈椎制动可以预防重要脊髓神经的进一步损伤。
根据上述文献的研究结果,研究人员总结认为对于颈部穿通伤患者,应避免行颈托固定制动,而钝性外伤患者行颈托固定的利弊还存在争议,标准的院前急救操作仍需进行大规模前瞻性研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