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来自 3 个医学中心的 1172 名 NPC 异时转移鼻咽癌病人回顾性分析,对各种转移特征评估,包括特殊位置的侵袭、转移位置的数目和转移性病灶的数目。根据独立的预后因素设计了一个新的术语系统用于更准确地对 M 期进行亚分期,最佳治疗反应根据 RECIST 1.1 或调整后 RECIST 标准进行评估。
多元分析显示转移位置的数目、转移性病灶的数目、肝转移、骨转移、年龄、UICC 的 N 分期、局部复发都是独立的总生存预后因素。根据转移位置的数目、转移性病灶的数目进行亚分期能明显区分总生存不同的亚组。新术语系统 M[转移位置数目]- 位置 [转移性病灶的数目];B,骨;L,肺;H,肝脏;N,淋巴结。
mNPC 孤立转移性病灶(M1-B1、M1-L1、M1-H1 和 M1-N1)和只有肝脏有 2 处病灶者(M1-H2)有高的完全缓解(CR)率或完全手术切除(cSR)率,CR+cSR > 30%,治疗后 3 年总生存(OS)> 50%。特殊位置有 3 个以上转移灶者(M1-Bm, M1-Hm)或多处位置转移,治疗反应通常较差,cSR 率和 3 年 OS 低,分别为 CR< 4%、cSR 0%、3 年 OS< 30%。
总之 SMART 策略可以用于鉴定 mNPC 有治愈机会的病人。需要更多的试验评估可行性,以及在靶标病人获得完全缓解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