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组织,主要指肝脏、肌肉、脂肪组织对同等剂量的胰岛素生物学效应反应性降低或消失而产生的一系列病理和临床表现,它不但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还是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及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治法研究王智明等[1] 认为调肝泻火法具有调肝泻火、调理脏腑气血津液、平衡阴阳水木之功效,首次提出“从肝论治”治疗IR学说[2] ,并用实验方法初步阐明从肝论治IR学说能有效预防高脂饮食大鼠发生IR[3] ,并在此基础上观察调肝泻火法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的影响,有明显疗效。徐云生等[4] 认为IR的病理机制及脂代谢异常与中医学脾虚痰浊血瘀密切相关,并以具有健脾、化痰、活血功效之胰苏灵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戴小良等[5] 认为肝失疏泄,心用过度,心肝火旺,消灼阴精是消渴发病的重要病理基础之一,从而提出清肝泻心法,并主张该法与滋阴润燥法联用治疗消渴病,收到明显疗效。汪何[6] 在对照组治疗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2型糖尿病治疗证属气阴两虚夹血瘀者,对照组以磺脲类和双胍类药物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FINS无明显变化,但IAI均有升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