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灾难不仅吞噬了爆炸所在地,还可能让人们的心理世界变得满目疮痍,就好像 1976 年的唐山大地震,劫后余生的人约有 1/3 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每年的 7 月 28 日,这座城市就会阵痛,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凄凉。
房没了,我们可以再建;车没了,我们可以再造;心理世界塌了,那该拿什么东西撑着?不妨一起来看看这篇文章,精神科医生教你如何减少灾难带来的二次伤害。
面对灾难,人可能会出现哪些反应?
情绪方面:
恐惧担心:害怕灾难再次发生,或其他不幸的事情降临到自己身边。
迷茫无助:面对不可预知的灾难,无力抗争,不知道应该怎么办,觉得末日即将来临。
悲伤:为亲人或其他人的不幸去世而感到难过。
自责:恨自己不能救出家人。
愤怒:觉得上天对我不公,为什么偏偏是我?埋怨救灾人员没有及时的救出家人。
失望:满心期待奇迹的发生,但最后还是以失望而告终。
行为方面:
闪回:脑海里不断浮现灾难发生时的场面。
思念亲人:十分想念亲人,因亲人的去世而感到内心被掏空,无法再想其他事情。
过度敏感:缺乏安全感,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就紧张不安,充满恐惧感。
逃避:不愿意接受事实,认为这不是真的,借烟酒消愁。
躯体方面:
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冒冷汗、头晕、颤抖、哽咽感、焦虑、失眠。
面对灾难时,出现上述表现并不是病态的,而是人对强烈的应激的正常表现。
如何进行心理自助?
五要:
1. 宣泄不良情绪:不要误认为与他人谈论自己内心的痛苦就是软弱的表现,正确的做法是将自己内心体验及时说出来,与家人或朋友共同分担。
2. 承认并接纳自己的感受:不要刻意强迫自己否认灾难发生带来的情绪、行为和躯体方面改变,承认这些是经历了创伤性事件之后的正常反应,并不加批判的去察觉和接纳自己的内心体验。
3. 减少应激:避免接触道听途说的信息;适当控制自己接触媒体的时间,灾难性重现可能会使创伤加剧。
4. 寻求心理支持:不要孤立自己,多和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在一起,寻求安全感。或参加灾难幸存者小组,相互分享各自的体验,往往能感同身受,得到支持与理解。
5. 减压:可以采取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例如跑步、瑜伽;也可以选择专业性更强的减压技术,例如放松训练、冥想等。
五不要
1. 不要忽视身边人:若你的家人也经历过此次灾难,主动和他们谈谈他们的内心体验是怎样的,并给予心理支持。
2. 不要强迫自己去忘记创伤性事件:有时强迫自己去抵抗或逃避,可能越发让我们深陷其中。
3. 不要隐藏:不要羞于表露自己的痛苦,要知道,这也是自愈的方式之一。
4. 不要羞于寻求专业帮助:若自己不能控制,请寻求精神科或心理治疗师的帮助。
5. 不要耗竭自己:别茶饭不思,要保证基本饮食,充足的休息与睡眠。
如何去安慰?
安慰也是一门技巧,但不见得有一张嘴就会安慰人,不恰当的安慰往往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四要原则
1. 聆听:承认对方的遭遇,肯定对方的痛苦,感受对方的体验,在交流中,恰当的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心理支持。
2. 共情:使用言语,以及拥抱、目光接触、面部表情等非言语方式进行互动,能够让对方感受到你能明白他的心,能尊重并理解他。
3. 引导:对于国人而言,很多人都倾向于将痛苦的内心体验埋在心里发酵,你可以试着引导对方,将其宣泄出来。若对方处于抑郁状态,可能会一直陷入负性思维状态,想的都是糟糕的事情,那个时候你可以进行引导,肯定患者遭遇的同时,引导患者注意正性方面的事情。
4. 提醒:你注意到对方长时间处于创伤的状态,严重影响到工作和生活,或有自杀想法或自残行为,应该提醒或陪伴对方接受专业的治疗或危机干预。
四不要原则
1. 不要淡化遭遇:若安慰对方你能活下来就不错了,还瞎想其他的干什么?这样一来,对方会认为你不够理解他,不懂得他的苦痛,缺乏共情。
2. 不要反复追问灾难:八卦似的询问灾难发生的情景,可能导致患者再次遭遇心理创伤,增加痛苦。
3. 不要说教:你要相信我,明天一定会更好。这些苍白的字眼会让对方觉得无助,会认为没人能真在的明白我的痛。也许对方仅仅需要你简单的拥抱和倾听,而不是一句鸡肋的话。
4. 不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即使你的亲人去世了,你也可以继续你的生活。即使是事实,这样的态度很可能会徒增对方的伤悲,要知道,死去的亲人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
如何应对丧亲之痛?
丧亲,也许是世界上最难受的事情之一,在这次大爆炸中,一夜之间,不知有老人多少人失去了他们的儿女,有多少孩子失去了他们的父母,有多少妻子正等待她们的丈夫归来...
面对丧亲,权威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给出了以下 7 条建议:
1. 让丧亲者心里有底:与丧亲者讨论死亡、哀伤、对逝去适应的本质;阐释哀伤带来的后果和影响。
2. 促进自我修复:自我监测、自我观察以及反思;再评估那些令人心烦的思维和信念;对逝者的爱和关心抽空了,则对他人的爱和关心多一点,哀伤之情少一点并最终随风而逝。
3. 建立联系:多和其他人聊聊,寻求他们的帮助,与他们分享这段痛苦的经历。
4. 设定渴望的目标:做自己一直所期望做的事儿,重新燃起对生活和未来的渴望,建立目的感和未来幸福的可能性。
5. 重新审视这个世界:重现面对或审视经常避免接触的人或物。
6. 接受事实:让丧亲者接受患者已逝的事实,直面痛苦并最终放下。
7. 唤醒其正性记忆:回想与逝者快乐的点点滴滴;描述设想与逝者对象的景象。
哪些情况需要专业帮助?
1. 明显焦虑或高度警觉,再体验创伤性事件,并存在以下 3 项表现:麻木;对周围环境觉察能力降低;感觉周围环境不真实;感觉自己并不是真实,出现人格解体;对于创伤性事件部分或全部遗忘。
2. 持续的焦虑、易激惹、失眠、注意力下降,脑海里反复出现创伤性事件的画面,情感麻木,活动兴趣减少。
3. 明显的抑郁、焦虑和失眠,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4. 存在自杀或自残的想法。
5. 大量嗜烟酒,甚至滥用毒品。
灾难总有结束之时,但心理创伤却可以永不停歇,请动起你的手指,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人免于灾难带来的二次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