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氯吡格雷一样,普拉格雷也是一个无活性的前体药物,需经细胞色素 P450 酶系代谢转化至活性代谢物后才能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上的 P2Y12 二磷酸腺苷受体。普拉格雷的疗效优于氯吡格雷,虽然它能减少缺血事件的发生率,但会增加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
近日,JACC: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对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辅以氯吡格雷治疗,紧接着进行普拉格雷治疗的安全性进行了探究。瑞士伯尔尼大学医学院的 Lorenz R?ber 博士带领他的团队进行了此项非随机观察性研究。
本研究中,研究人员纳入了 2009 年 9 月到 2012 年 10 月间, 参与 COMFORTABLE 及 SPUM-ACS 两项试验且接受过负荷剂量的普拉格雷、氯吡格雷治疗,亦或是先接受了氯吡格雷治疗之后又使用负荷剂量的普拉格雷进行治疗的 STEMI 患者。在 2023 名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 STEMI 患者中,有 427(21.1%)人先接受了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治疗,之后又接受了负荷剂量的普拉格雷治疗;447(22.1%)人只接受了负荷剂量的普拉格雷治疗;剩余的人只接受了氯吡格雷治疗。本研究的主要安全终点就是在医院的 30 天里出现了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BRAC)给出的出血定义 3-5 型标准。
研究结果发现,在这 30 天里,先接受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治疗后再进行负荷剂量的普拉格雷治疗的患者,其主要安全终点的发生率为 1.9% ,只接受符合剂量普拉格雷治疗组中主要安全终点的发生率为 3.4% ,两组并无显著性差异。
研究人员对上述两组的 HAS-BLED 出血评分进行了比较,发现两组出血评分没有显著差异,但只接受普拉格雷治疗的患者其出血风险趋于更大。当用 HAS-BLED 评分对主要安全终点进行校正后,研究人员还是得出与前面一致的结论。30 天内两组间心脏猝死、心肌梗死、中风的综合风险没有显著性差异。
据此,作者得出的结论是:先使用氯吡格雷再使用普拉格雷与单独使用普拉格雷相比,并不会引起出血事件的增加。因而,先使用氯匹格雷再用普拉格雷的患者是否还需要为这种治疗方案担忧呢?答案可能是否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