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意见明确,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群众体育健身和消费意识显著增强,人均体育消费支出明显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亿,体育公共服务基本覆盖全民。
正在看这段文字的读者们,你们有多久没有好好运动了?是因为工作太忙,还是因为压力太大?但其实这些都不能成为你不运动的理由。因为在工作很辛苦、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如果长期不锻炼,加上生活方式不健康,很容易长期处于不健康的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简报指出,缺乏锻炼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死亡风险因素。目前每年全世界因缺乏锻炼而致死的人数高达320万人,近10年间增长迅速。缺乏锻炼对健康的不良影响十分长久,例如引发肥胖、心脑血管疾病、亚健康等。
美国运动医学科学院以及国际运动科学和体育理事会此前联合发布了一项研究结论,称2012年调研中国、美国、英国、巴西、印度等国青少年运动状况发现,各国健身支出增加,其中中国大陆2030年平均每人花67.5美元用于运动,是2008年的4.5倍;但是各国健身的行动却在减少,在中国,与1991年相比,人们运动量减少了45%,预计到2030年将减少51%。
缺少运动和公众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2013国民健康报告》显示,我国居民慢性健康问题形势严峻,超重或肥胖问题尤为突出。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的肥胖和超重人数分别达到9000万和2亿,无论农村还是城市,我国的肥胖率都在逐年增加,预计到2015年,肥胖人数将超过2亿。
在发达国家,卫生与体育是密切结合的,医生会用理论指导大众健身。当前,我国慢性病人口持续增加,如果通过“运动处方”提前干预,应该可以预防疾病发生,有效增强体质。美国人最早提出了运动处方的概念,指的是对从事体育锻炼的人或病人,根据相关检查,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持续时间等,从而取得健身或康复效果。
目前,运动处方的概念在我国并不普及,绝大多数医院只提供药物处方,并不开具“运动处方”。在此背景下,意见指出,加强体育运动指导,推广“运动处方”,发挥体育锻炼在疾病防治以及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事实上,推广“运动处方”很有必要。目前,已有4种主要疾病与缺乏锻炼关联起来了,分别是冠心病、2型糖尿病、肠癌和乳腺癌。一项研究中,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分析了2008年来死于这4种疾病的人数,并将死亡数据和各个国家运动情况结合在了一起。计算显示,如果每个人都达到了每周锻炼的目标,那么全球范围内6%的心脏病发死亡是可以避免的,2型糖尿病对应的数字是7%,乳腺癌和肠癌则是10%。
诸多研究也证实,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大大降低慢性病的风险,慢性病发生几率可大大降低。就这一点,知名营养师于康教授认为,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能不生病,甚至还能治病。平时注意养成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搭配合理健康的膳食结构,戒烟限酒,同时保持长期合理适量运动,有助于大大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发生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