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姚常房 特约记者 余易安 日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过敏反应科举办了为期两天的过敏夏令营。据了解,随着糖尿病、肥胖等患儿的增多,大医院针对疾病防治,以夏令营方式开展持续健康教育的做法越来越普遍,仅北京儿童医院今年就已开展了5种类型的夏令营。夏令营成了大医院持续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 需要家庭总动员 “治疗过敏要四位一体:药物治疗、过敏原回避、持续教育和免疫治疗。然而就医过程中,医生无法给患者做持续教育。我们也通过科室和医院的微信公众号开展健教,但是无法与家长互动。”该院过敏反应科主任向莉说,像过敏这样的儿童慢病,不仅需要长时间持续治疗,更需要生活方式的不间断干预。 “每次出诊差不多一天要看60多位患儿,有时候想多说几句都没机会。”该院许巍医生说,但是,有些病人不多叮嘱两句真不行。怎么办?在夏令营上,向莉作了题为“可防可控的儿童过敏症”的讲座。在她看来,过敏治疗需要家庭总动员。然而,治疗依从性的建立对家属来讲并不容易。 第一次注意到小玲妈妈,是在过敏夏令营的科普讲堂上,一本厚厚的“宝宝笔记”特别显眼。小玲妈妈一直跟记者说,自己亏欠了孩子,要好好弥补。2013年,小玲就已确诊过敏性哮喘,但症状好转后就没有坚持治疗,导致哮喘愈发严重。在小玲妈妈看来,虽然与哮喘抗争已有5年,但“知识是不系统的,有时候观点间还会相互打架”。 “现在大家获得健康类信息的渠道太多、太杂,目前并没有专门的人或机构去评测。”向莉说,在这方面,国内是欠缺的。医学知识与普通大众之间的鸿沟很宽。在她看来,夏令营这种轻松的方式正好利用了暑假时间,不占用孩子上学时间。同时,医生能更好地跟患儿和家属交流,也能知道他们需要什么。 打造持久战斗力 “同辈互动,同感关爱,寓教于乐,知行合一”是此次夏令营的宣传口号。该院副院长葛文彤说:“参加夏令营可以提高家长对健康科普的认识,加强家长对儿童疾病的认识。用合适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教会家长、孩子、社会如何预防、干预、治疗疾病。” 谈及夏令营的收获,小玲妈妈说,家长间、孩子间、家长与孩子、医生与家长、医生与孩子有了更多的交流,让自己知道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了持久战斗力。 然而,健康教育的可持续,慢病治疗的持久战,仅全家总动员还不够。 “向主任,您能跟学校反映下,让孩子去打疫苗吗?因为过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让我们打疫苗,已经落下五六针了。”小轩爸爸在夏令营期间一直不太爱说话,但是疫苗的问题他却提了3次。他说,以前跟孩子生活在德国,过敏期间打疫苗不受影响,但是回国后,怎么解释就是不让打。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家长普遍表示,在学校,体育课几乎成了哮喘儿童的禁区。“适量运动对儿童是有好处的,能增强肺活量和呼吸道防御能力。不动的孩子体质反而会变弱,病情加重。”向莉说,最重要的是,学校要设计一些适合这类患儿的运动方式。而不是一味将他们排斥在外,这不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 “夏令营是一种形式,面对不同的疾病,需要采取不同形式、利用不同平台来促进患者及家属对疾病了解,做好健康管理。”葛文彤说,在慢病治疗方面,要做好家长的健康教育,更要做好基层教育,做好分级诊疗。这是一项需要各层级医疗机构都要参与的工作。向莉表示,科学的健康教育要有一定标准。虽然患者教育有不同形式、不同解读,但是一些核心要素是不能变的。她希望,健康教育能以项目的形式开展,相关部门给予研究经费与支持,保证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