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老年人中就有1个是帕金森病人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60岁左右的中老年疾病。随着中国老龄人数的增加,目前帕金森病病人已经高达200万左右,占老年人口的1%左右,也就是说100个老年人中就有1个是帕金森病人。预计每年新增病患10万人。据悉,我国大于65岁的男性中患病率达1.7%,女性达1.6%。如果按此统计,患病人数更高。而且病人的就诊率低:北京、上海的病人从未就诊者占47.6%,西安占81%。一般病人是在有自觉症状后的二三年才到医院求诊。也就是在症状已影响生活了才求医,而且往往在不同的科室转来转去最后才到神经科确诊,这影响了病情的控制。
${FDPageBreak}
帕金森病人生存质量不容乐观
${FDPageBreak}
传统治疗的副作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左旋多巴类药物是使用最广泛的传统帕金森病治疗药物。左旋多巴类药物虽然能控制震颤等运动症状,但剂量需要不断调整增加,用药3-5年后,50%的患者就会出现“剂末现象”、“开关现象”等运动并发症,如身体不由自主摇摆、点头等,而药物控制震颤的疗效却逐渐减退。用药10年后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出现运动并发症。许多帕金森病患者因此蒙上沉重的心理阴影。新理念关注“身心兼治”
帕金森病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是首选,且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帕金森病的治疗是终生治疗,目前应用的治疗手段,无论药物或手术,只能改善症状,并不能阻止病情的发展,更无法治愈。因此,治疗不能仅顾及眼前,而不考虑将来。
${FDPageBreak}
国内外新版《帕金森病治疗指南》指出:治疗应遵循一般原则,也应强调个体化特点,不同患者的用药选择不仅要考虑病情特点,而且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就业状况、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药物治疗的目标是延缓疾病进展、控制症状,并尽可能延长症状控制的年限,同时尽量避免或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经济原因影响坚持长期规范治疗化治疗
然而,一些近几年来引入临床的新药由于价格相对不菲,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有的患者甚至无法负担,因而多数患者只能非足剂量用药或中途换药,使得病情无法得到很好控制。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也大受影响。
健康教育
世界帕金森病日病人教育会
时间: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