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找到有效可靠,用于预测乙肝病毒(HBV)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相关肝细胞癌(HCC)发生的模型,
JungKS等韩国学者展开研究。研究发现,结合了瞬时弹性技术测量LSM值的mREACH-B评分预测模型,对于3年/5年HCC进展的预后作用优于其它预测模型。近期,该研究结果被发表于国际影响力较大的《Hepatology》期刊上。
该研究从2006年—2011年5年间,纳入了1308名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已经诊断的肝细胞肝癌
(HCC)患者和肝功能失代偿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除外,进入研究队列的患者均应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测量了肝脏硬度(LSM)。
应用传统的HCC预测模型(CU-HCC、GAG-HCC、REACH-B和LSM-HCC评分)和改良的REACH-B(mREACH-B,mREACH-B评分中整合了LSM值,以代替血清HBV-DNA水平)评分,对这1308名慢性乙肝患者进行了HCC发生的预测评估。
结果表明,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n=848)中,mREACH-B评分预测3年/5年HCC进展的作用优于其他预测模型。但在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n=460)中,mREACH-B评分的预后评估效果与其他预测模型相同。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韦嘉教授介绍道:“该研究与以往的研究不同之处在于,考虑到在普遍应用了强有力的抗病毒治疗后,血清HBVDNA水平的作用在预测HCC发生的模型发生了变化,由于抗病毒药物的作用,大多数慢性HBV感染者均有持续的病毒学应答,血清HBVDNA的水平不能够有效地反映出作为危险因素在预测模型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过去对于肝硬化的判断主要基于临床和超声影像的证据,二者均有相当的主观性。而肝活检病理检查则因为其侵入性操作和病理变化的不均匀性限制了它的实用性”。
随着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在测量肝脏组织硬度方面逐渐成熟、稳定的应用,使得早期对HBV感染患者肝脏组织纤维化的发生、发展量化评估有了方便、可行,能够普遍成为可能。“在HCC的发生演进过程中,肝组织纤维化乃至形成假小叶发展至肝硬化这一系列的病理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抗病毒治疗成为HBV慢性感染者治疗常规的时代,通过应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测量肝脏硬度对于慢性HBV感染者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价值”,韦嘉教授补充道。
作为肝纤维化检测的最方便、准确、快速的手段,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被海斯凯尔采用,成功研发影像引导无创肝纤维化诊断系统——FibroTouch。FibroTouch通过B超影像引导精准定位,可同时完成肝脏LSM值及脂肪衰减参数(FatAttenuationParameter,FAP)的测定,实现了对肝脏形态学、纤维化程度和脂肪变程度的精确评估。目前其已在国内临床机构广泛使用,展示出优异的诊断性能,并已获得一系列临床研究的支持与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