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孙国根)复旦大学副研究员徐洁杰课题组经过近6年的研究,发现透明细胞肾癌肿瘤中巨噬细胞分泌的白介素23在诱导抗肿瘤免疫抑制和肿瘤免疫逃逸中有重要破坏作用,该成果对免疫治疗高危透明细胞肾癌具有重要意义。近日,相关论文在线发表在国际泌尿外科知名期刊《欧洲泌尿外科学》上。
透明细胞肾癌是肾细胞癌的一种,由“叛变”的正常细胞衍生而来,其增殖速度用倍增时间计算,累积到10亿个以上才会被察觉。由于癌细胞不断倍增,癌症越往晚期发展得越快。透明细胞肾癌对化疗和放疗都不敏感,如术中有癌组织残留,预后极差;该病是成年人原发性肾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占肾恶性肿瘤的90%,多见于60岁左右的人群,男性多于女性;病因未明;多以无症状性血尿为始发症状,渐出现腰痛并能触及肿物。
徐洁杰课题组长期关注透明细胞肾癌免疫微环境的失常和重塑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耐药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肿瘤中的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以及其他细胞因子的表达分布与透明细胞肾癌的进展转移及耐药密切相关,并受到肿瘤细胞异常活化分子信号的调控,这提示它们可以作为透明细胞肾癌的新兴免疫治疗靶点。
课题组进一步研究发现,透明细胞肾癌相较于其他肿瘤,具有大量摄入并异常代谢谷氨酰胺以满足其恶性增殖需求的特点。通过对患者肿瘤组织进行检测,课题组发现谷氨酰胺嗜好的肾癌组织含有极高的白介素23的表达,且这种高表达与患者肿瘤浸润呈正相关,白介素23具有极强的抑制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的破坏作用。课题组基于大样本的临床队列研究最终表明,透明细胞肾癌中白介素23的高表达与患者肿瘤的不良生存紧密相关,而患者肿瘤组织培养和小鼠成瘤实验也表明,白介素23抑制剂具有激活抗肿瘤免疫和改善小鼠生存的效果。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傅强、姜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许乐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王一惟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