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党中央、国务院关注民生,造福百姓所做出的重大决定,是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重大举措,是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服务模式转变的典范。为城乡居民免费自愿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居民提供”的具体产品,是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制度安排。
项目自2009年开始实施以来,至2016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标准从人均15元稳步提高至45元,项目内容从9类扩展至12类,主要针对我国当前面临的慢性病患者人数快速增加、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新旧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等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服务免费,直接面向群众,主要由全国71万多家基层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提供。例如,为居民建立电子化的健康档案;为0-6岁儿童提供家庭访视和随访服务,非常熟悉的免费接种疫苗服务就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内容,常规疫苗接种包括12种,可预防13种疾病,0-6岁期间,根据国家接种的程序表,在出生时接种两针,到6岁完成,一共接种28次;还有为孕产妇提供建立《母子健康手册》和产前检查以及产后访视服务;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心电图、腹部B超等健康体检;为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以及肺结核患者提供随访和用药指导服务等。
经过几年的努力,项目取得了积极进展,服务数量快速增加,服务质量稳步提高。根据医改监测数据,截至2015年底,全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76.4%,分别管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8835万人和2164万人,老年人健康管理1.18亿人。2016年,全国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1.6%,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1.06%,6岁以下儿童管理率达到92.4%。
各地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手段,完善措施,方便群众获得服务。现场宣传展板上的一些二维码,就是一些地方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线上方式,方便群众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目前,地方自愿上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官方网站公布了4000多个地方各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公众号和APP。如,四川省新津县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健康宣教和预约服务,江苏省张家港市向市民个人开放电子健康档案,方便群众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很受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