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新政”的放开让很多高龄妈妈们萌生了生育第二个宝宝的念头。今天上午,记者从北京市卫计委举办的北京市妇儿卫生工作会上获悉,卫生计生部门今年将适当增加产科床位,对高危孕产妇实行全程动态管理,确保孕产妇得到及时规范的围产保健服务。
迎接新政“挑战”医院产科床位将扩容
会上发布数据显示,2013年全市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率为9.24/10万,达历史最好水平;户籍孕产妇死亡率为9.45/10万,达到“十二五”规划目标要求;剖宫产率呈下降趋势;全市户籍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89‰,婴儿死亡率2.33‰,继续保持在全国先进行列。
记者获悉,今年,市卫计委将规范孕妇建册、建档、高危管理,针对高危孕产妇转诊会诊、用血保障、宣传引导等制定有效措施及应急预案。配合生育政策调整,将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和能力建设纳入单独两孩政策实施方案,加大经费投入,保障服务水平。
针对“二胎新政”放开后出现的新生儿数量增长的情况,卫计委要求各医院院长要研究建立产科人员的倾斜政策及激励机制,调整妇科与产科床位比例,适当扩增产科床位,保障产妇的分娩需求。医疗机构要通过严格剖宫产指征、建立激励机制、病例点评、约谈等有效措施,大力控制剖宫产。
高危产妇将由社区医院无缝衔接管理
同时,卫生计生部门还将充分运用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实现社区、医院高危孕产妇管理无缝衔接,强化各级助产机构对妊娠风险预警评估和分类管理,使高危孕妇尽早纳入孕产妇保健管理系统享有规范化保健服务。
今年本市还将建立健全快速、高效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转诊、会诊网络,严格危重孕产妇转诊会诊标准,确保绿色通道畅通有效。各市级抢救指定医院为对口区县每年培养至少2名产科学科骨干,提高基层危重孕产妇救治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市整体抢救水平和抢救成功率。今年本市将建立新生儿窒息复苏师资队伍,开展新生儿复苏培训,保障新生儿生命安全。
完善北京市高危新生儿转会诊网络,研究制定高危新生儿转诊标准与管理规范。
搭建市级常见出生缺陷会诊平台
为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本市将优化婚前保健流程,规范婚检技术服务,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探索便民服务措施,争取政府统筹推动,进一步提高婚检率。推进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一体化管理模式,严格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服务管理,搭建市级常见出生缺陷宫内会诊平台,提高服务质量和能力。
探索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按照国家《0-6岁儿童残疾筛查工作规范(试行)》等规定,结合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儿童发育迟缓筛查,试点开展 0-6岁儿童视力、听力、肢体、智力和孤独症筛查,探索残疾儿童早期随报、干预、治疗和康复工作模式。
此外,记者获悉,今年卫生计生部门还将协同中医管理部门,在基层卫生机构提供0至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卫生计生部门还将利用市级示范园工作平台,建立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实习基地;与市体育部门协同开展2014年3至6岁儿童体质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