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生个小病,就说感冒,光买药也得花个30、50的,现在只需要10元左右就够了,连打个吊瓶也就十几块钱,药价确实比以前低了很多,还能先看病后交费,真是没想到啊。”这是在市中心卫生院就诊的张大妈发自肺腑的一段心声。
医疗卫生事业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福祉。今年以来,我市卫生系统以惠民、利民为工作重点,强化措施抓落实,按照《伊春市九项重点改革实施方案》和《伊春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文件要求,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医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全年卫生工作亮点纷呈,惠民工程接力上演,医改惠及广大群众的成效日益显现。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民生问题向来是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卫生行业一直是人民群众所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行业。
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只有把药价彻底降下来,多实施惠民政策,让群众的健康得到保障,卫生工作才算达到了期望的最终目的。为此,我市专门制定区域卫生规划与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将区域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统一纳入规划,进一步明确公立医院保基本的职能,优化结构布局。铁力市和嘉荫县被列为国家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先后完成了县级公立医院基本情况调查摸底,并向省医改办上报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自今年9月开始,铁力市、嘉荫县所有政府办综合医院和中医院取消全部药品加成,实行了药品零差率。其他区(局)也正在稳步推进中。
与国内、省内各大医院协作,提高诊疗水平也是我市深化医改的亮点之一,不仅全面提高了病症诊断的准确率,也让林城百姓足不出市就能享受到大医院专家诊断,有效地避免了重复检查,重复收费,切实减轻了群众负担,让更多患者享受生命“绿色通道”。林业中心医院加强了与哈医大附属一、二、三、四院的沟通协作,与解放军第307医院、韩国赫尔希医院建立了协作关系,与解放军301医院、上海华山医院等11家医院建立了远程会诊关系,上海中山医院与解放军第八五医院来医院义诊1次,义诊患者142人。市第一医院加强了与哈医大附属一、二院协作,上半年邀请协作医院专家来院手术共计90例。省林业二院、伊春林业中心医院两家三级医院实施了同级医学检查结果的互认,其他一、二级医院对省林业二院、伊春林业中心医院医学检验结果认同。
家住乌马河区的秦大娘患有多年的白内障,看东西模模糊糊,担心失明一直是她的一块心病,今年她到市中心医院就诊时正赶上哈医大二院的专家在我市义诊,经过专家的耐心解答,秦大娘放下了心理包袱,明晰了患病程度,心情也好了起来。秦大娘感慨地说:“医改真贴百姓心啊,希望这样的合作诊疗能多开展、长持续,更多地为我们的身体健康护航。”
医改重心向基层偏移,让远、偏、边地区的群众都能享受到医改成果,这是我市推行医改的主攻方向。彻底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政策,重点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实施基药补助,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绩效工资补助。同时,为基层医疗机构对上争取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设备、磁共振成像系统、电子胃镜等医疗设备65件,价值约1750万元。现在,我市已形成以县(市)人民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全部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嘉荫县也成为了全省乃至东北地区唯一一家进入国家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科技服务网的县级服务站点。
根植群众,普惠万民,现在,我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免费为辖区内居民提供11大类4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凡是伊春居民,无论城市或农村,户籍或非户籍人口,均可在所在辖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接受免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其中包括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1次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和0至36个月儿童家长的中医药健康指导。截至目前,全市城镇居民累计电子规范建档率达87.07 %,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建档管理人数分别为44735人、16593人、2367人,普及健康教育15万人次。
凝心竭力促和谐,春风润雨济苍生,人民健康无小事。正是基于这种强烈的责任心,我市卫生工作于细微处做起,成绩于细小处积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了一条锐意进取,不断开拓的医疗改革之路。我们坚信,沐浴着和谐奋进的东风,我市医疗体制改革的成果会更多、更好、更广泛地惠及林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