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读博即赌博”,北航教授性骚扰学生余温尚热,又一位令人期待的博士生死于博导教授的频频压力。
摇摇欲坠的师生关系,使象牙塔里充满不安。
一说起博士生,不少人纷纷投以羡慕目光,他们给人的印象,映射在人脑海中就是那种忙碌踏实,聪明睿智的榜样代表。
尽享着知识带来的快乐,又有多少人了解他们的压力与无奈?
半个多月前,西安交通大学的在读博士生杨宝德被人发现,溺亡在西安灞河中。
学业未成,受尽压迫
宝德的死与新换的博导周某有关系。
很多导师都会让学生做杂活,这个貌似习以为常的举措,但杨宝德被分配的工作却不同于其他人——他是24小时随时待命,接电话晚了回复博导迟一点点都不行。
早晨到停车场接送,中午给她买饭,即使已经“吃过了”也要被“强迫”去陪导师再吃一次;周五晚上去导师家打扫卫生;陪她应酬挡酒。看到这您不禁会问,这还是正常师生间的互动吗?周某是否真的把自己当成是学生的“领导”,把学生当成是自己的“保姆”?
情况还有更甚…如果大群不回消息就私聊质问,中午不准睡觉,晚上十二点前时刻待命。甚至挑唆杨宝德和自己的关系,撮合已有对象的杨宝德和他师妹在一起。
答应帮他联系出国,却又责骂他学英语耽搁正业。学术没有进展,出国没了下文。
杨宝德在2017年5月就曾自杀过…
其实现实社会也大多如此,想遇到一个“好的”雇主真的很难。这需要我们及时排解压力,勿让压力成为我们消极的理由。
有压力是什么体验?如何定义压力?压力可分慢、急,不同人应对的方式不尽相同。
“急性压力”是指人体迅速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类似用于逃跑或者打架…即在短时间内大量供能之用。
这种东西类似于人体内藏有汽油,一点就着燃烧极快,交感神经彻底激活,抑制胃肠蠕动、免疫系统等,总之一切能量用来应急,用不着的系统就先关掉。不过这种状态基本十几二十分钟就到极限了,随之慢慢消散。
“慢性压力”,身体机能修复系统依然被“关掉”,大脑依然会将免疫系统、消化系统作用功能减缓,以分配更多的资源给大脑来解决问题,人依然会烦恼,这就是为什么长期处于压力底下的人容易生病。
近年来,投行和审计从业者,轻则消化道溃疡(这太常见了),重则癌症、心肌梗死的原因。因为压力太大,又得不到好的调整和释放,导致免疫功能长期处在较低的水平,促使癌症发生。
杨宝德28岁,出生农村,是一家人的骄傲。就在准备出国前夕,他还和女友商量,回来就结婚。女友说,相处过程中从来没发现他有心理问题。
在与其硕导的聊天中,他这样说:
“自从转了导师,每天都活在痛苦之中,本来性格并不开朗的我开始变得沉默抑郁。本来就不善于与人打交道的我开始变得恨不得每天谁也不见。
我不会拒绝人,基本上老师让我干的所有的合理的不合理的事我都去干了。对于科研我抓不住重点,总在取舍之间摇摆不定。”
有研究发现,“人只有在死亡状态才没有压力”,所以平时人有压力是正常的。
严重的压力会迫使人出现不同的症状,如何察觉自己开始“不正常”?
1.症状常见一:一放松就头痛,从高压力状态下突然放松会诱发偏头痛。
2.症状常见二:容易过敏,很大程度加重;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院的试验发现,过敏患者焦虑后,症状更多更严重。
3.症状常见三:晚上磨牙,口腔上颚部疼痛可能是夜间磨牙所致,而压力会加重磨牙症状,可试戴保护牙套。
4. 压力过大会导致睡眠中多次惊醒,干扰“好梦”后还可能出现不愉快的怪梦。
5.热衷于甜食,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发现,与雌激素相比,压力更可能是女性偏爱巧克力等甜食的诱因。
处于压力当中的人更应该学会拒绝,学会拒绝是消除压力的秘诀之一。
试想一下,有些事情别人邀请但是自己又真心不想去做的(做了到头来还会委屈自己的),或者也有可能别人认为你这样做是应该的,不懂得感激,甚至认为你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你不做就认为是在偷懒,在这过程中我们产生了焦虑、不安、不情愿、抱怨等的情绪,让自己感到心力交瘁。
没有任何人的生活是轻松的,每个人都在吐槽。
有压力不是坏事,产生压力会让大脑刺激脑垂体分泌肾上腺素和其他促使你调节身体机能去应对的极速,以便身体能做出最快的反应。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远虑就是自己或者外界带给自己的紧张感,健康良性的压力一般是富有挑战性、回报性而且有积极作用的。
请记住:压死骆驼的是最后一根稻草,这根背锅的稻草其实就是长期积累压力的代名词。
当压力不断增加,身体的适应能力是趋于稳定的,表面看起来纹丝不动,但实际上机体面对压力的同时,抵抗力正不断下降,若压力毫无减轻的征兆时,人们就开始有挫败感,无法释放的时候就会变得很危险,所以一定要及时求助专业人士,及时通过医生治疗,没必要选择回避,长期压力也是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