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男子有吃寿司的习惯,几乎一日三餐都要吃。久而久之…男子有一天忽然发现自己腹部隐隐作痛并有恶心呕吐的感觉,身体总感觉提不起劲,更重要的是粪便中出现“虫子”!一时间该名加利福尼亚男子被吓坏了。
据《纽约每日新闻》(New York Daily News)报道,该名男子迅速到当地医院求医,结果发现他体内竟然藏有一条1.5米的蠕虫。
主治医生讲述“他感染了寄生虫病,刚开始我也表示怀疑,不认为他有寄生虫病”。结果患者给医生展示了上厕所时发现的绦虫,医生才确信他确实得了绦虫病,用专业仪器测得这条巨大的虫子长度至少150cm!
患者还向医生表示自己最喜欢吃生鱼寿司(三文鱼),医生猜测正是三文鱼寿司造成了他的绦虫病。(高能预警:虫病大多恶心,当作面条好了。)
为什么日本人吃寿司不担心寄生虫?
有人认为寄生虫无法再海水中生活,因此海水鱼类体内没有过多寄生虫存在。其实这个说法是站不住的,寄生虫的种类远超人类想象,生活环境和宿主更是各不相同。几乎每条海水鱼都会被寄生虫感染,这些寄生虫引起的鱼病,诸如刺激隐核虫病、粘孢子虫病、海盘虫病等,更是海水鱼养殖中需要常常面对的问题。
针对这一方面,日本采取措施,寿司原材料不再单一以海洋鱼类为主,而是考虑自主养殖鱼,这类养殖鱼在饲养过程中相对比较好地控制或者消除寄生虫的存在,减少寄生虫病对人体的危害,但不是说吃养殖鱼就没有得虫病的风险,风险依然存在,只是和“直接生吃海洋鱼类”对比,风险小一些。
吃寿司的日本人也饱受异尖线虫病之苦
有数据显示“2007年7月-12月”;“ 2008年7月-12月”,100多家日本医院共诊断出430例异尖线虫病。据此推算日本的虫病年发病数至少三位数。
被异尖线虫感染的海水鱼种类颇多,其中的食用鱼有如三文鱼、大马哈鱼、金枪鱼、海鲈鱼、鳕鱼、带鱼、海鳗、石斑鱼、鲱鱼、真鲷等。
在海鱼的体内,异尖线虫发育成为具有感染性的第三期幼虫,然后通过海鱼被吞食这个过程进入海洋哺乳动物的消化系统内。
人类并非异尖线虫的最佳寄生环境,因为异尖线虫的第三期幼虫无法在人体内继续发育为成虫,但是它依然能够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杀死寄生虫的最简单方法就是高温
如果要生吃的话,还有另一种与高温“逆行”的方法--冷冻。为了能杀死鱼肉中的异尖线虫幼虫,欧盟规定海产品必须在零下20℃冷冻24小时才能上市,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则建议冷冻7天(如果是零下35摄氏度可缩短到15小时)。可见这种方法得到了权威支持。
抛开寄生虫病不说,其实海洋鱼类,海洋贝壳类“海鲜”还有不少细菌,此前有报道过澳洲、欧美地区出现“食肉菌”疫情。
食肉菌感染又称“噬肉菌感染”,学名坏死性筋膜炎,指细菌入侵皮下组织和筋膜,随后在机体内作用引起急性坏死性软组织感染。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感染者将被细菌从内部“吃掉”!
这里不是借虫病、细菌危害来劝大家不要吃寿司以及海鲜类食品,若要品尝建议大家到正规门店,切勿贪小便宜,生肉寿司如果存放时间久了,该扔就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