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生儿有什么去寒气的小妙招呢
新生儿体质和生活习惯不同,寒气的程度和位置也不同,而有的家长不想让新生儿吃药,家长在这里不妨试一下按摩,效果也不错。
1.推攒竹:攒竹在宝宝额头的正中,安神清脑,能让宝宝睡得更好。每天从下到上推宝宝额头中线100--200次。
2.揉檀中:檀中在宝宝胸口,就是两乳中间点的位置,能强健心脏,也是上半身经络的一个汇集点。每天给宝宝揉100下。
3.推天河水:天河水是宝宝内侧手臂的正中线,书上说推天河水可以"扑灭宝宝身上的一切邪火之源".每天给宝宝推100--200下,从手腕推倒手肘。
4.揉外劳宫:外劳宫在宝宝手背的正中,帮助排出各部位的寒气。每天给宝宝100下。
5.画内八卦:以宝宝手心的中心为圆点,以到手掌边缘的2/3为半径,顺时针画圆圈。画内八卦可以全面调补宝宝脏腑。每天给宝宝画100圈。一般画左手就行。
6.揉足三里:这么常见的穴位,每天揉100下,补脾经,用书上的话说"相当于每天给宝宝吃免费的人参"。
7.揉涌泉:脚心正中的涌泉穴是下半身经络的汇集点,每天揉100下。据说长期坚持,还能帮助宝宝长高个儿。
二、婴儿去寒气的土方法有哪些
生活中我们见到的许多疾病,都是由寒气引起的。换句话说,寒气是许多病的根子。分析这些疾病的在状,就能找到寒气的影子;祛除寒气,就能达到治病治本的目的。
尤其是寒气,绝不仅仅只是引起感冒、腹泻这样的寻常小病的诱因,而是一种致病广泛、杀伤力很强的致病邪气。有的朋友可能知道,肾为先天之本,属水,性寒。如果寒气侵人肾、两寒相遇,就如同雪上加霜,肾阳最易受损,一旦肾阳受损,就动摇了先天之本,会出现怕冷、肢凉、小便清长、大便稀浩、苔白质淡、脉沉无力等情况。轻者使人重感伤寒;重者引起阳气暴脱,致人非命.急者则使得血脉闭塞,诱发冠心病和中风;缓老则使寒气慢慢沉积体内,形成许多慢性疑难病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寒气是健康的头号杀手。
1 寒冷的环境下要注重保暖,不能为了一时的美丽而穿得淡薄。以至于让身体侵入过多的寒气,直接导致以后的肥胖。甚至会因此而变成易胖的体质。
2 不要食用过多寒性的水果和蔬菜。很多人以为水果蔬菜可以减肥,其实不然,如果自身属于寒性体质,再去食用过都的寒性果蔬,显然不能减肥塑身,还会对身体造成很多伤害。
3 不要在空调的屋里一坐一天,更不要大量饮食冰镇冷饮。
4 不要干扰人体正常的排寒系统。人体有完善的排寒系统。根据受寒部位不同,排寒的形式也不同。有打喷嚏,呕吐,打冷战,腹泻,但目的是明确的,是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也就是中医里面强调的“湿气”。如果人为的抑制人体排除寒气,一定会对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婴儿寒气重有哪些表现
一、看眼睛:看眼睛实际上是看眼白的颜色,俗话说“人老珠黄”,其实指的就是眼白的颜色变得混浊、发黄,有血丝,这就表明你气血不足了。眼睛随时都能睁得大大的,说明气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干涩、眼皮沉重,都代表气血不足,体内有寒气。
二、看皮肤:皮肤白里透着粉红,有光泽、弹性、无皱纹、无斑代表气血充足。反之,皮肤粗糙,没光泽,发暗、发黄、发白、发青、发红、长斑都代表身体状况不佳,说明体内寒气比较重。
三、看头发:头发乌黑、浓密、柔顺代表气血充足,头发干枯、掉发、头发发黄、发白、开叉都是气血不足,体内寒气特别严重。
四、看耳朵:现在,人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不信你去仔细看看,现在人的耳朵小,看上去越来越僵硬、而且形状上看上去已有些变形。就是婴儿和年青人都很少能看到圆润、肥大、饱满的大耳朵了。而这些大耳朵在老人那里却很多见,这说明以前人的身体素质明显强于现在人的身体。
四、如何去除身体里的寒湿——快速排寒湿的方法
1.适当出汗是祛寒湿的最好方法。适当出汗可以祛寒,不管是运动后出汗,吃了温热食物而出汗,还是泡脚后微微出汗,都可以达到祛寒湿的效果。
2.饮食祛寒湿。常吃辛辣、温热的食物可以祛寒湿。由于地理气候的不同,各地区都有适合当地的驱寒饮食习惯。比如北方喜欢吃葱、姜、蒜、辣椒、牛肉、羊肉这些温热、高热量的食物排寒湿;四川人喜欢吃麻辣;湖南人喜欢炸辣;还有人喜欢喝驱寒的药酒等。虽然各不相同,但作用都是祛寒、祛湿、保暖。
3.热疗祛寒湿。可以用热水袋,或加热后的沙、石、盐热敷;也可以用艾条熏疼痛的部位;还可以用各种理疗仪照射祛寒;或是刮痧、火罐等祛寒湿。
4.自制外用祛寒药酒。取花椒50克,放入250毫升白酒中浸泡。整粒的花椒要浸泡一周后再用,如果把花椒放入粉碎机里打成粉状,泡1—2天就可以用了。花椒性温,能除六腑寒气。把花椒酒擦在疼痛部位,上下来回搓就可祛寒。
5.补足血液。经常食用一些补血的食物去补足血液也是祛寒湿的根本。
6.最后推荐一款祛寒湿的食疗粥:红豆薏米粥。做法就是红豆和薏米按1:1熬粥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