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确定,坚持群众自愿、政府引导,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以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为突破口,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一是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和县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建设,强化基层全科医生等人才培养,推动基本实现看大病不出县。合理拉开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起付线和支付比例差距,鼓励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首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二是整合共享检查检验、消毒供应等医疗资源,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促进不同级别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有序转诊,上级医院对转诊患者提供优先接诊、检查、住院等服务,畅通慢性病、恢复期患者向下转诊渠道。三是鼓励老人、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等,在自愿基础上与基层全科医生、乡村医生等签约,接受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服务,鼓励二级以上医院医师参与签约。今年所有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和综合医改试点省份都要开展分级诊疗试点。
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滔认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支付目前占公立医院六成收入,通过调整支付方式将对医疗供方行为产生较大改变作用,随着基本医保报销比率的提高,对居民的引导作用也在逐步增强,因此推进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支付制度改革将极大引导和改变医患双方诊疗行为,对规范诊疗秩序产生较大作用。医药价格是深化医改热点领域之一,建立合理的定价制度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含量和劳动付出是关键,但同时抑制药品、耗材、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也是重点。
“我国的医改已初步建立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所存在的一些不完善、不协调之处也逐步显现,集中体现在医疗服务尚未以患者需求为核心布局,医疗资源和患者过分集中在城市地区的大型医疗机构,医药、医疗和医保制度缺乏有效衔接,导致群众看病难、负担重,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运行效率较低。”李滔说,分级诊疗目的就在于通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布局调整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功能完善,加强资源配置和使用的合理性,改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效率,以合理的卫生投入标准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看病就医需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健康目标的实现提供体系保障。
重庆市高血压糖尿病先期试点
日前,来自市卫计委的消息,目前重庆正在制定《关于开展分级诊疗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将作为先期试点病种,计划年内在有条件的区县试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将在基层医疗机构或二级医疗机构首诊,如果无法进行诊治,再转到上一级医院。”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