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妈妈们,约定好时间聚集在某商场的大厅,在人群中坦然地掀衣喂奶,五分钟后再四下散去。本周尹始,广州、武汉、沈阳等好多城市的妈妈们玩起了“哺乳快闪”。
以吸引眼球的快闪形式呼吁对母乳喂养的重视,是源于现在并不乐观的母乳喂养环境。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2014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母乳喂养率16年间下降了近40%,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27.8%,其中城市为15.8%,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妈妈们在这个时候快闪也不是心血来潮。每年8月1日至7日被国际母乳喂养行动联盟(WABA)确定为“世界母乳喂养周”,所以,目前,在全球已经有120个国家参与此项活动。
从妈妈怀孕开始到婴儿出生后2周岁这段时间,是国际公认的奠定一生健康的关键时期,相关的婴幼儿营养领域研究也被称为“生命最初1000天”理论。
这一阶段的营养状况不仅影响孩子体格和智力的发育,还和孩子成年后的慢性病发病率有明显联系。1000天的营养对应的是一生37000天的生命质量。
8月1日在京召开的由雀巢营养科学院协同雀巢旗下惠氏营养品与中国营养学会共同举办的“雀巢:优养千日优护一生让每一位宝宝都获得母乳保护”专题研讨会上,专家们具体介绍了母乳独一无二的优势。
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介绍说:母乳喂养对妈妈来说,有助于体型的恢复,促进凝血,减少产后出血。还能减少产后抑郁、降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对宝宝来说,初生阶段,母乳中含有的免疫因子、益生菌和益生元能帮助建立免疫屏障,降低过敏风险。还可以传递食物的味道,以便更好地接受辅食。长远来看,除了智力上的影响,还能降低未来像肥胖和糖尿病这样慢性病的风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强调,母乳成分处于动态变化中,以始终恰到好处地满足不同阶段婴儿的营养需求。因为在哺乳期的不同阶段,母乳中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可以自动调节,与宝宝生长发育相适应。只有母乳能够提供给宝宝最好的蛋白质组合,牛奶和配方奶粉都无法与之媲美。
正巧,中国营养学会近日正式发布了最新版的《婴儿喂养指南》(0-6月),这里就给大家聊点“干货”。
1.产后尽早开奶,坚持新生儿第一口食物是母乳。分娩后尽早开始让婴儿反复吸吮乳头,这也是确保成功纯母乳喂养的关键。婴儿出生后第一口初乳是最有营养的,有利于预防婴儿过敏,减轻新生儿黄疸、体重下降和低血糖的发生。
出生后体重的下降不超过出生体重的70%就应该坚持纯母乳喂养。
婴儿吸吮前不需过分擦拭或消毒乳头,其实,母乳喂养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让新生儿能够有更多的细菌在身体里移植。
2.坚持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可以满足婴儿6个月以内所需要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希望每个妈妈都可以用爱坚持。0到3个月按需喂奶,两侧乳房交替喂养,这样乳汁的分泌才会更完整更好。每天喂奶6-8次或更多。
坚持让婴儿直接吸吮母乳,尽可能不使用奶瓶间接喂哺人工挤出的母乳,宝宝4个月以后,妈妈往往要恢复工作,那么这个时候对于挤出的母乳,最好使用勺子而不是瓶子来喂。特殊情况需要在满6月龄前添加辅食的,应咨询医生或其他专业人士后谨慎地做出决定。
3.顺应喂养,培养良好的习惯。在0到3个月喂6到8次或更多,但是3个月以后,希望能够逐渐地从按需喂养模式递增到规律喂养的模式,这个对饮食的习惯培养非常重要。
饥饿引起哭闹时应及时喂哺,一般每天可喂奶6-8次或更多,不要强求喂奶次数和时间,特别是3月龄以前的婴儿。随着婴儿月龄增加,逐渐减少喂奶次数,形成规律哺喂的良好饮食习惯。婴儿异常哭闹时,应考虑非饥饿原因,积极就医。
4.生后数日开始补充维生素D,不需补钙。一般来说,母乳中维生素D的含量应该是在20到40个国际单位,但是我们婴儿所需要的是400个国际单位,所以依赖母乳很少能够满足最低的需求。
母乳可以满足婴儿骨骼生长对钙的需求,不需额外补钙。
推荐新生儿出生后应肌肉注射维生素K1,特别是刨宫产的新生儿,这是担心出现因维生素K缺乏而导致的出血。虽然发病率不是特别的高,但是发病非常的严重。对整个生命和智力的影响方面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5.婴儿配方奶是不能纯母乳喂养时的无奈选择。由于婴儿患有某些代谢性疾病、乳母患有某些传染性或精神性疾病,乳汁分泌不足或无乳汁分泌等原因,无法纯母乳喂养的时候,应遵循医嘱,选用适合于1-6个月龄婴儿的配方奶粉喂养。
普通奶粉、成人奶粉、蛋白粉、豆奶粉等不适合直接喂养婴儿。
6.监测体格指标,保持健康生长。身长和体重是反映婴儿喂养和营养状况的直观指标。6月龄前每半月测量一次身长和体重,病后恢复期可增加测量次数,同时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儿童生长曲线》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