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我国对没有工作能力的伤残者予以保护跟赡养。就像我们坐公交车都知道有专门的残疾人士椅,上卫生间也一样,因为他们是特殊人群,是受国家跟法律保护的。
这就是所谓的五保户,五保户的安置、医疗、就业一直一来是比较难处理的一大社会难题,妥善安置五保户,为五保户提供良好的就医条件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提倡的惠民措施。
什么叫五保户呢?可能具体的大家还不清楚,我跟大家解释一下。五保户是指《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五保对象指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但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现在这种现象农村出现的比较普遍,五保户也常见于农村,这种制度的设立体现了法律保护老人和儿童的一贯原则,是人道主义的具体体现。
近日,记者从合肥市民政局获悉,今年该市将统一推行五保供养对象长期医疗护理保障制度,全市五保对象7月起开始享受医疗护理保险。这一举措在全省尚属首次。推行五保供养对象长期医疗护理保障制度,旨在缓解五保对象因疾病、意外伤害造成的个人经济压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推行五保供养对象长期医疗护理保障制度,旨在缓解五保对象因疾病、意外伤害造成的个人经济压力,提高其生活质量。具体实施办法为:全市两级财政共投入650余万元,由各县区民政局、乡镇政府、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作为投保人,以每人每年150元的保费标准为全市4.3万余名五保对象办理医疗护理保险。保险期限内,五保对象因遭受意外伤害、疾病在医院治疗的,将其医疗护理费用纳入护理保险的支付范围,保险公司给付医疗护理津贴,标准为每年180天,每天每人126元;因意外事故导致人身伤残的,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伤残保险金,一次性给付6.3万元/人;导致死亡的,保险公司赔付身故保险金,标准也是6.3万元/人。
这是合肥省内首推五保户医疗护理保障制度,这个制度的完善跟推行是对五保户的真正负责人的体现,也是国家对五保户的责任,感谢人民感谢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