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2014年度深圳肿瘤登记报告显示,结直肠癌(大肠癌)已经悄然跃居深圳每年新发癌症的第二位,去年新发病总人数达到1823例,且在男性和女性的癌症排位中均靠前。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消化内科顾问医生、港大临床助理教授司徒伟基表示,从大肠息肉发展到大肠癌往往需要7―10年,大肠癌比大部分癌症更容易通过筛查及早发现。
男子主动筛查消除癌变隐患
36岁的李先生家在深圳,近年来,他的爷爷和父亲先后查出患有大肠癌,其中爷爷已经去世,父亲已到了晚期。对此,他心有余悸,于去年底主动到港大深圳医院进行筛查,结果发现他大肠有腺瘤性息肉,之后,通过手术进行了切除,而他的大哥也同样发现了息肉。
“如果不切除腺瘤性息肉,很可能慢慢演变成癌症。”接诊的港大深圳医院消化内科医生任天华说。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临床上又被统称为结直肠癌。家族史是结直肠癌的一大危险因素,直系亲属必须进行筛查。
其他危险因素则包括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缺乏运动等,因此,大肠癌又被称为“富癌”之一,发病率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而上升,在发达国家,大肠癌为高发癌症。
司徒伟基说,在非洲,大肠癌极少发生,医学专家研究发现,非洲人大量食用粗纤维食物,如香蕉、甘蔗等,他们代谢较快,肠蠕动快,排出的粪便体积较大。而高脂、高蛋白、精细饮食,在体内代谢慢,肠蠕动也慢,排出的粪便体积小,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物质在肠内停留时间会更长,与肠壁作用时间增长,易被肠壁吸收,为肠道疾病埋下隐患。
因此,他建议,为了预防大肠癌,人们要多食用高纤维食物,减少脂肪摄入,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并且戒烟戒酒、多运动。
炎症性肠病患者要及时检查
不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并非万无一失。司徒伟基指出,最可靠的办法是,每个人都参加筛查。“美国是发达国家,但大肠癌只在常见癌症中排第四位,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进行了筛查,降低了发病率,国民的筛查意识也比较强”。
在与深圳相邻的香港,大肠癌从2011年开始超越肺癌成为最常见的癌症,为此,香港政府正在考虑拨款4.2亿港元,于2015年底推出大肠癌筛查先导计划。
司徒伟基指出,大肠癌的大规模筛查要花费较大人力物力,所以内地还极少有地方推出大肠癌普查项目。他建议市民主动到医院检查。
根据国际权威的医学指南,普通人群50岁以上都要参加筛查,如果有大肠癌、腺瘤性息肉家族史的人,则应从40岁开始,或者比家人诊断患病的年龄提早10年筛查。炎症性肠病患者也要及时检查。
司徒伟基还特别提醒,长期便血可能是大肠癌的先兆,但很多人会忽略。大肠癌与痔疮的症状相似,都容易出现便血,加上有“十人九痔”的说法,很多人发现肛门口有异物,有便血或者疼痛都会认为是“痔疮”,自行服药了事,错过及早发现存在大肠癌的时机。
与肺癌、肝癌等相比,大肠癌的特别之处在于癌症形成前大多会先出现大肠息肉这一明显的特征,并且演变过程相对缓慢,从肠息肉发展成肠癌大约需要7―10年,所以更容易通过筛查及早发现。
筛查大肠癌最好做肠镜检查
常见的大肠癌检查方法包括大便隐血、ct结肠成像术、肠镜检查。
大便隐血是指检测大便确认消化道是否有肉眼无法看见的出血,但准确度并不高,假阳性、假阴性时有出现。ct检查往往用于肠道严重溃疡、严重心肺疾病等不适宜做肠镜的病人。
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做肠镜检查,它是肠癌筛查的最准确方法。具体做法是将管状的肠镜从肛门逆向伸入整段大肠,肠镜上带有微型摄像头,医生能清晰地观察到肠内是否有息肉,并可以对病变部位取样或组织做病理学检查,因此肠镜又被称为诊断息肉、大肠癌的“金标准”。
不过,很多人会担心有不适和痛感而拒绝肠镜检查。司徒伟基医生呼吁,做肠镜很有必要,市民不应拒绝。如果怕痛,可以做无痛肠镜,在全麻下进行,完全没有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