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普渡大学和美国国家卫生院国家过敏症与传染病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首次解析出寨卡病毒的结构,从而有助开发出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和疫苗。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3月31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通信作者是普渡大学炎症、免疫学与传染病研究所主任,以及普渡大学生物科学知名教授
研究人员也鉴定出寨卡病毒结构中与其他黄病毒科病毒不同的区域,其中寨卡病毒、登革热病毒、西尼罗河病毒、黄热病毒、日本脑炎病毒和蜱传播脑炎病毒都属于黄病毒科。
寨卡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20nm,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宿主不明确,主要在野生灵长类动物和栖息在树上的蚊子,如非洲伊蚊中循环。该病毒最早于1947年偶然通过黄热病监测网络在乌干达寨卡丛林的恒河猴中发现,随后于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人群中发现。该病毒活动一直比较隐匿,仅在赤道周围的非洲、美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有寨卡病毒感染散发病例。最早一次暴发流行是2007年发生在西太平洋密克罗尼亚群岛的雅铺岛,更大的一次流行于2013年-2014年发生在大洋洲的法属波利尼西亚,感染了约32000人。伊蚊还传播黄病毒科中的另外三种病毒,包括登革热病毒、基孔肯雅病毒和黄热病毒,也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几十年前,非洲的研究者注意到伊蚊传播的寨卡病毒疫情莫名其妙地跟随伊蚊传播基孔肯雅病毒疫情之后。类似的规律开始于2013年,当基孔肯雅病毒从西到东传播时,寨卡病毒紧跟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