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中 连续3台呼吸机“抛锚”
死亡病人家属欲讨说法长宁区中心医院承认确有此事但表示未耽误治疗为一场与长宁区中心医院的纠纷收集着资料。上个月底,周旭华的父亲周达兴在长宁区中心医院死亡,周旭华认为父亲的死亡与院方在8月2日和3日抢救过程中连续3台呼吸机频频出现故障有关。
连续3台机器报警后关机
周达兴于7月31日因哮喘病由观察室转入长宁区中心医院十病区(神经科和血液病)。据周旭华回忆,8月2日早晨,医生说要上呼吸机,家属问能不能等母亲来了再实施,医生表示同意。
大约45分钟,医生和护士推着呼吸机进入病房,但呼吸机的电源插座却无法插入。“有人提议赶快找电源拖线板,有人提议赶快找皮球,场面很混乱。”周旭华有点激动,“电源接好后,呼吸机报警后自动关闭。医生第二次打开电源,但显示屏出现英文字母‘LOWBATTERY’(电压偏低)。”周旭华学过化工仪表专业,他能懂那几个英文字母的含义,直觉告诉周旭华呼吸机有问题。
后来另换了一台呼吸机才开始正常工作。但没想到的是,次日中午,周旭华的妹妹发现呼吸机电源出现故障。“护工打扫卫生时碰到了电源,吓死我们了,赶紧按铃呼救。”同一病房的家属郁小姐告诉记者,“当时我们觉得呼吸机声音不对,很小,老人的女儿问医生,但医生说就这声音。”
12时45分左右,周旭华说护士拔下呼吸管吸痰瞬间,呼吸机的仪表突然报警并熄灭,当呼吸管接入后,仪器才恢复“正常”,呼吸科的医生观察后,说好像泵压偏低。
“就在她检查呼吸管时,仪器的显示发生不正常的闪烁和报警,并关机。我父亲拼命地挣扎,脸色涨得通红。”周旭华认为这是缺氧的表现,这几天他正在收集这类资料。
“当时老人脸色发紫,原来一直闭着眼,后来突然瞪大眼睛,肯定很痛苦,只是说不出。”郁小姐说,“当时我们吓坏了。”
但周旭华认为厄运真正降临到她父亲身上是在护士找来第三台呼吸机后。“呼吸机开机两分钟左右,也出现了报警并关机。我大声地提醒她们的机器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肯定还有问题。”周旭华说,“到14时38分,两个多小时,才换上正常的呼吸机。”8月7日,周达兴因抢救无效死亡。
院方认为未耽误治疗
对此,长宁区中心医院医教科科长胡越坦言:“在治疗过程中,确实发生过这件事情。但他是慢性支气管炎,呼吸衰竭。”该院设备科科长乔爱昀也认为,第一台是呼吸机后座的胶木被外力撞坏,“估计是在推时撞到什么地方了。”
据胡越介绍,8月2日,第一台是稳压电源出现短路,使用到8月3日的第二台压力泵压力下降,第三台报警装置非常灵敏,原则上无故障,因为一直反复报警,家属提出要求要换,第四台一直在使用。
“那天确实是有故障,但没有耽误过,我们经过了解与调查,组织专家讨论有无影响,最后结论是,不是因为呼吸机的故障导致病人死亡。”胡越说,“医院也发生过呼吸机故障,因为仪器设备难免有故障,但我们都有预案,就是人工操作正压皮球。”
呼吸机故障属于偶然?
但如何解释连续3台呼吸机出现故障的问题,长宁区中心医院院长办公室主任崔志洁无奈表示:“使用的时候是好的,这比较难查出,我们从来没碰到过这样的情况。”胡越则归结为“无巧不成书”。
而院方面对的另一个质疑就是呼吸机是否存在超期服役的问题。据了解,当时周达兴使用的4台呼吸机均是美国生产,第一台蓝鸟牌,1999年购入;第二台鸟牌8400型,1993年购入;第三台熊牌1000型,1998年购入;第四台鸟牌VIP型,1993年购入。
“我们医院的呼吸机一般是使用7年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设备科副部长陆斌杰说,他同时认为:“呼吸机的使用还涉及到保养和使用时间方面的问题,一般来说,如果使用机器的医务人员经过一定的培训有一定的使用经验,机器本身是进口的比较先进的,机器也不是不间断地在使用,机器的寿命就可以延长。”
但现在的事实是,周达兴已经火化。“长宁区中心医院在对我父亲的医治过程中,三番五次地延误宝贵的救治时间,对我们家属遭受的精神创伤和打击,医院最起码应作出深刻的道歉和一定的经济赔付!”周旭华说。
而院方的建议是,病人家属应该走第三条道路去鉴定,因为未经医疗事故鉴定,很难证明是因为呼吸机的故障导致了病人死亡。
更多的呼吸机价格,产品参数信息请登录我们网站:http://www.aibaoyl.cn/list.php?catid-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