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12月26日讯 正当人们沉浸在圣诞节的欢乐气氛中,跨国药企拜耳恐怕无法在平安夜高枕无忧。
日前,某部队医院发布《关于调整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药品供应情况的通知》,提出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存在违规推介药品行为,为起到警示作用,自即日起,医院决定对拜耳生产的部分药品供应予以调整。
据上述通知表述:& 除门诊军人药房外,暂停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药品在第一医学中心各药房供应;暂停供应期间,如军队住院伤病员确因病情需要使用、且院内无替代药品的,住院期间正在使用暂停药品的地方患者,需经审核备案。&
再陷& 超适应症推广& ?
结合& 部队医院& & 第一医学中心& 等关键词,业内人士判断,该医院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其医院院本部即为第一医学中心。而对于此次涉及违规的原因和品种,《医药经济报》试图联系拜耳,但截止发稿,暂未得到官方回复。
不过,早在2012年,拜耳重磅明星药物& 拜瑞妥& 就曾陷入& 商业利益驱动超适应症推广& 的舆论漩涡,彼时,署名为& 同济大学(微博)附属东方医院血管外科主任& 的张强宣称拜耳医药的血栓预防药品& 拜瑞妥& 涉嫌在华超适应症推广,并指出该药在华售价远超欧洲,且快速蚕食国内低价药品& 华法林& 市场。
这一事件导致& 超适应症用药& 的医疗内幕在中国被彻底掀开。随后,拜耳官方对舆论关注做出澄清:公司严格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明文禁止超适应症的市场推广活动。同时,官方声称:& 公司不可能故意违反法律和公司规定进行超适应症推广,但医生的个人行为监管难度很大。&
然而,无论是本土药企还是跨国药企,& 超适应症推广& 这一行为却是医药行业公开的秘密,更有业内人士公开评论:& 超适应症用药只要不被揪出来都不会有事,这其中利益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事实上,跨国药企更是超适应症用药的重灾区,罗氏、辉瑞、礼来等跨国药企都发生过因为超适应症用药而被监管部门处以高额罚款的先例。对于此次违规推介行为发生的具体原因,《医药经济报》正密切关注事态进展。
大幅裁员引发争议
屋漏偏逢连夜雨,作为德国老牌制药巨头,拜耳近期遇到的发展困局可谓争议不断。
前不久,拜耳公司发布声明,计划到2021年底将裁员1.2万人,更进一步计划在明年推进投资组合措施,有意退出动物健康业务以及其Coppertone防晒护理和Dr.Scholl足部护理产品系列业务。
& 大幅裁员& & 抛售资产& 无不映射拜耳转型过程中承受的巨大压力。据海外媒体透露,在收购孟山都后,全球11.8万名拜耳员工中将裁员1.2万人,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岗位来自该公司的庄稼科学部门,同时& 公司职能、支持职能、商业服务和国家平台& 中的5500~6000个工作岗位将消失。此外,拜耳的药品研发部门将裁减约900个工作岗位,消费者卫生部门将裁掉1100个工作岗位。
今年以来,拜耳日子并不好过,其公司股价已经跌近三分之一,部分原因是收购的孟山都公司的除草剂产品农达(草甘膦)的安全性受到了质疑,公司正面临着2.89亿美元索赔。拜耳公司第三季度财报显示,2018年三季度该公司动物保健业务销售额也有所下滑,北美地区下滑尤其严重。
目前,拜耳处方药业务承担着主要的利润来源,关键业务处方药销售额与第二季度相比持续增长,这得益于口服抗凝药拜瑞妥、眼科药物Eylea、抗癌药物Xofigo与拜万戈,以及治疗肺动脉高压药物Adempas达到15.7%的总增长率,糖尿病治疗药物拜唐苹也增长强劲。
不过,面对整体的转型压力,拜耳员工显然无法接受公司裁员的结果。12月5日,一场& 黄背心运动& 已于德国西部小城伍珀塔尔(Wuppertal)爆发,其中包括1000余名即将面临失业窘境的拜耳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