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网1月22日讯 医耗市场将迎大调整,高值耗材最危险……
如今的& 集采& ,俨然成了整个医疗行业的风向标。
上游政策中,国家& 4+7& 带量采购设置了通过& 一致性评价& 的门槛,各省耗材招采平台两票核验持续对接;下游控制里,耗材联合采购联盟实现最低价联动调整,配送商遴选条件释放行业调结构信号,在关于& 集采& 的世界里,几乎可以找到所有关于当前医疗产业调整的重要& 规定动作& 。
医药的2018,耗材的2019,今年调控巨臂已明显向耗材领域倾斜,算不好& 集采& 这笔账,可能很难安稳度过。
继4大跨省采购联盟后,县域医共体来了
国内最具影响力的4大耗材跨省采购联盟在去年均有扩容动作,占据全国过半耗材市场。
京津冀联盟在2018京津冀鲁辽卫生健康协同发展峰会后,达成促进五地药品耗材采购联合体对接,实现价格等信息共享。
海南加入后,原来的& 西部耗材采购联盟& 扩充到14省,成为& 14省际联盟& ,海南不仅实现了联盟内的采购数据共享,还将探索与其他联盟的数据共享。
三明联盟去年新增了云南省昭通市、新疆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已集结了共计52个成员,覆盖15省(自治区)。
有了上海加入的苏浙皖闽耗材采购联盟,升级为沪苏浙皖闽& 四省一市& 联合采购联盟。
占据耗材市场& 半壁江山& 的四大联盟不断成长,目录共享、数据共享、价格共享等消息频发,目的直指降价;北京推出的& 医耗联动& ,浙江的& 三流合一& 也不排除成熟后在联盟内首先推开的可能。
岁末年初,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加速推进&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又将人们的视野拉到了基层医疗耗材市场。目前以6000多家县级医院为龙头的& 县域医共体& ,将带来我国& 集采& 力量的再次扩容。
去年7月,浙江省已发布《关于公布浙江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单位名单的通知》,浙江省内28个县域医共体,共涉及30家县医院,190家乡镇卫生院,要开始执行药品耗材统一采购、统一支付、统一配送等工作,原有的医院采购接口、平台权限将全部停止。
业内有声音预测,接下来的3年将是县域医共体全面爆发的阶段,县域医共体的发展,也将进一步改变我国原有的药品、耗材采购模式。
从目前国家和各省的动作来看,耗材& 集采& 边界不断延伸的同时,也将有新特点可循。
高耗先开刀,& 唐僧肉& 变& 砍价利器& ?
10-11日,国家医保局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国家医保局长胡静林表示,& 绝不让医保基金成为‘唐僧肉’& 。
从近期行业动态来看,有了医保局的& 保驾护航& ,曾经的& 唐僧肉& 变身& 砍价利器& ,医保局& 加强高值医用耗材流通和使用管理& 的重点工作也在快速推进。
陕西、黑龙江、山东、内蒙古等地医保局先后开始接管耗材采购,国家医保局开始着手DRGs试点。但真正让耗材市场开始风声鹤唳的,是广西和海南的两次出手。两次出手,都是医保局牵头,都与& 集采& 有关,盯准的都是高值耗材市场。
元旦前,刚加入省际联盟半年的海南省发布通知,宣布将对海南耗材交易系统与省际联盟耗材交易系统进行整合,并明确在2019年1月2日10点整关闭海南耗材交易系统,只开放省际联盟耗材交易系统。同时,要求生产企业必须对比筛选海南库和联盟库中相同高值耗材价格,高值耗材市场,价低者得。
随后,广西自治区卫健委、医保局等8部委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高值医用耗材阳光采购实施方案》,明确广西自治区13大类高值耗材将执行挂网阳光采购。同时,本次挂网产品限价将在由陕西牵头的15省高值耗材采购联盟挂网价作为最低限价,并且实行联盟内数据共享,联动调整。
2019年,可以预测各采购联盟间以高值耗材为主的价格联动将愈演愈烈,只要一家出现低价,就要全部降价,高耗市场竞争将愈演愈烈。
普耗挂网一触即发
如果说今年高耗市场必将哀嚎一片,那么普耗也很难独善其身。
去年11月,处于省级联盟牵头位置的陕西省,发布上万字文件,要求全省普通医用耗材正式挂网采购,且必须执行& 两票制& 。
随后,联盟内的湖南郴州也印发相关通知,要将十三大类高值医用耗材以外的所有医用耗材和检验试剂进行挂网采购。而且从采购目录上来看,郴州涉及的普耗挂网范围,比陕西省要求的更广。
短期看来,由于高值耗材在整个耗材市场和医保报销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关于高值耗材的& 集采风暴& 将首当其冲。
但从长期来看,药品改革逐渐步入正轨的当下,改革的着力点已从药品转向耗材,高耗之后必是普耗。
降价,降价,降价
省级、县域耗材& 集采& 推行的如火如荼,中心城市& 集采& 脚步也没有停歇。
月余前,深圳卫计委发布《深圳市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和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一周后深圳耗材GPO形式开始施行,试行3年。
目前已有上海、深圳、广州、湖北、东莞等多地中心城市开始采用GPO模式,医院通过采购组织,集中采购药品、耗材和医疗器械。
拿深圳来说,GPO项目的展开,使得中心城市的耗材使用在省采基础上,拥有了再次议价的能力,而没有进入省采的产品,如果不经过大幅降价,已很难与进入省采的产品相竞争,所以在& 省采& 影响下,各城市的GPO模式,或成为& 集采& 效应推动降价的又一关口。
按照药品& 集采& 的路线,业内有声音猜测,耗材市场是否也将迎来& 国家采购& 的可能,虽然一切尚未可知,但目前各联盟间数据共享基础已相对成熟,即使没有& 国家采购& ,药品降幅90%的命运,也很可能成为耗材市场的前车之鉴。
利润不断摊薄的情势下,如何在运营管理上降本增效,赚取& 集采& 竞争中的话语权,也将成为这一波结构调整中,对医械企业的新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