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可导致患病率和死亡率升高,而且治疗方面困难重重。本文由 Macle 教授及 Nattel 教授对过去的 2015 年间的重大研究进展来引导临床医师在药物、消融术和植入性设备方面的认识进行介绍。
1. 射频消融术
导管消融在房颤(AF)治疗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过去这些年里许多关于导管消融术方法的随机试验结果也都陆续见诸于世。
TAR-AF II 研究分别比较了三种不同的射频消融策略对持续性房颤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被分为三组:单独肺静脉隔离术组、肺静脉隔离术+左心房线性消融组以及肺静脉隔离术+房颤碎裂电位消融术组。18 个月后,未发现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对于持续性房颤患者,在肺静脉隔离术的基础上增加额外的射频消融术并不能进一步改善预后。至于其他新的射频消融技术能否有更好的表现,仍有待研究。
环肺静脉消融后复发心律失常往往与肺静脉电传导的恢复相关。另外一个研究 ADVICE 试验对此展开研究,研究静注腺苷对识别高危静脉的作用,以改善对环肺静脉射频消融治疗的长期预后的评估。研究中发现,腺苷可以揭示部分处于休眠状态的肺静脉。12 个月后,腺苷引导消融组中有 69.4% 的患者未复发心律失常,而不添加消融组有 42.3% 的患者未复发心律失常。而类似的 UNDER‑ATP 研究的结果却显示未见改善。究其原因,可能是统计方式不同的缘故。未来的导管消融技术应减少休眠状态的静脉传导,从而减少肺静脉隔离术后 AF 复发。
2. 地高辛治疗
控制心率的治疗仍然是治疗大多数 AF 的重中之重。虽然地高辛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超过 100 年的时间,但也有人开始考虑其潜在的风险。Washam 及其同事为此展开了包含 14171 例患者的回顾性分析(ROCKET‑AF 试验),结果显示地高辛基线治疗与增加死亡率相关。
一个基于全国人口的大型研究显示,对于房颤患者,单独使用地高辛死亡风险 HR 值为 1.12,而单用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受体阻滞剂可明显减少死亡风险。另外一个 meta 分析结果可表明地高辛的使用可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尤其是心房颤动的患者。虽然这两个研究的研究方法以及统计方式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这是否说明我们就不用地高辛了呢?在缺乏排除性的随机对照研究的情况下,地高辛仍是临床上控制心率的有效药物,只是需要谨慎使用,且注意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剂量。
3. 植入性设备
目前,植入性的电子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心律失常患者,2015 年的相关研究也显示了一些新的使用信息,供我们参考。一项多中心的临床研究(SIMPLE 试验)对植入 ICD 患者是否需要行常规除颤检测展开了研究,平均 3.1 年的随访结果显示即使没有除颤检测,也没有增加心律失常死亡风险和 ICD 误放电的概率。此外,除颤检测还有增加术后并发症的趋势。因此,对于大多数植入 ICD 患者,并不常规推荐除颤检测。
目前,完全皮下型 ICD(S-ICD)已经发展成更简易更安全的除颤方式,S-ICD 完全位于皮下,不需要电极与心脏连接,这完全避免了 ICD 的血管及电极相关并发症,而且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Burke 所带领的团队对 S-ICD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展开了研究,结果显示室速治愈率为 98.2%,3 年误放电率为 13.1%,仅有 11.1% 的患者发生设备相关的并发症,但没有发生电极损坏和 S-ICD 相关的心内膜炎或菌血症。尽管 S-ICD 有着诸多好处,但其高误放电率和缺乏起搏功能(对于心动过缓、心脏再同步治疗或抗心动过速起搏)都是很重要的缺点。
安装起搏器所带来的不良事件也与心内导线相关。因此,LEAADLESS II 研究和 Micra Transcatheter Pacing 研究皆对无线起搏器展开了多中心的观察性研究,结果显示尽管仍有小部分患者发生并发症,大多数的患者可顺利安装无线起搏器,且能满足大部分患者的病情需要。虽然这两个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但也说明无线起搏器前景较为乐观。
总结
总之,过去的一年里,心律失常治疗方面涌现了许多新的药物、消融技术和植入性设备,而且仍有许多研究接近尾声(包括 Fire and Ice 和 CIRCA‑DOSE 研究,CENTRA‑AF 和 AFACART 等),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最后,Laurent Macle 和 Stanley Nattel 呼吁未来应多关注房颤的药物治疗,尤其是对心率和心律的控制药物方面给予更多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