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者”迈瑞:国产医疗器械的自主创新之路时代周报记者 陆璐 发自深圳
“我们发现了一批深具潜力而未被广泛认知的公司,我们预期它们会大幅度地改变行业格局并有力地影响全球市场。”2016年,著名的波士顿咨询从全球选出100家来自新兴市场、正在加速全球化的企业,来自中国的迈瑞成为医疗技术领域唯一的“全球挑战者”。
这家企业有理由令国人自豪。其自主研发的230多种医疗器械50%销往国外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大的海外市场是美国,在超过2/3的美国医院中应用。在医疗工业依然被进口垄断的情况下,截至2016年底,迈瑞产品已进入近11万家医疗机构,99%三甲医院,其中监护仪装机量约45万台,市场份额约38%,推动医疗工业领域逐步实现“国产代替进口”。
一切来之不易。1991年在深圳南山,迈瑞从代理国外医疗设备起家,第一年就赚回百万元现金。但两年后迈瑞就选择了一条“吃力不讨好”的道路,转做自主研发。“我们清楚地意识到,仅做代理绝不是长久之计,自主研发才能做大做强。”迈瑞董事长李西廷接受采访时说道。
2017年是迈瑞坚持自主研发的第25个年头。昔日播下的种子,其效果正逐步显现。
品质事关“人命”
今年5月,在上海举行的第77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上,迈瑞WATOPro麻醉机作为世界上第一台配备全电子流量计的中端麻醉机亮相。
据了解,迈瑞的生命信息与支持系列产品涵盖普通病房、术后复苏室、手术室、重症护理病房、急诊科的设备需求,产品种类也从最初的监护仪延伸到除颤仪、麻醉机等。今年5月,中国证监会网站披露的迈瑞招股书显示,目前生命信息与支持类产品、体外诊断(IVD)和医学影像是迈瑞最大的三个板块,分别占2016年全年营收39.48%、32.07%和26.09%,也是中国最大的医疗器械及解决方案供应商。
“过去,迈瑞侧重研发和营销,现在,正把供应链制造作为公司重要的发展支柱。”迈瑞制造系统总经理景军刚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现在做生产的精益化、自动化、信息化,这三方面可以让我们做到成本控制和供应链把控,未来还会逐步实现智能化。”
低温物理研究出身的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对产品的质量有严苛到不合情理的要求,细致到连一只塑料套的生产都要经过几十万次的反复实验。他的理由简单朴素,“做医疗设备首先一定要质量可靠,其次是要准,如果因设备不准误导了医生,那就很可能是出人命的事了”。
以推片机为例,一台推片机有超过3.2万个零部件,这个数量相当于100只瑞士手表的部件总和。一台血球计数仪的分血阀粗糙度要求是2nm,这个精度大约是头发丝直径的1/30000,血细胞直径的1/4000。为此,迈瑞花大力气发展高精密加工技术,涵盖整机和基础部件。为保证产品能标准化批量生产,还针对非标准部件设计了6000多种的“工装夹具”,这在业内实属少有。
2010年,迈瑞在深圳和南京两地建设了面积达40万平方米的智能化车间,用作体外试剂类制造装备的精益生产,目的是减少人工操作的失误,实现生产标准化。
销售收入的10%投入研发
高研发投入和坚定的全球化战略,使迈瑞堪比“医疗工业界华为”。成立25年,迈瑞坚持将每年销售收入的10%作为研发投入,1600多名研发工程师分布在迈瑞全球8个研发中心,获得2300多项专利技术。2017年4月刊的《经济学人》高度评价迈瑞在整合中美研究团队资源的经验,原因是“其位于硅谷的研发团队与深圳团队互相学习,形成了优势互补的良性互动。”
2016年迈瑞的营业收入已达90亿元人民币(折合13.6亿美元),位列国产医疗器械生产商龙头。但和全球医疗三强体量对比仍差异悬殊。全球医疗器械规模第一的企业美敦力2016年的销售额是288.3亿美元,强生和GE以251.4亿美元和176.4亿美元紧随其后。
迈瑞面对的形势是,中国以除颤、麻醉、超声为代表的医疗器械应用市场80%被进口垄断。相比前者,国内医疗工业占比小、散、低,且集中在医疗工业价值链下游,以低端产品出口换高值耗材和高技术诊断产品进口。但同时,相比发达国家1:1.2的药械比,中国的药械比仅1:0.15,国内医疗器械应用市场仍潜力巨大。
严峻的竞争格局中,迈瑞布局国际化的同时,努力推动“国产代替进口”,致力于成为国内医疗机械行业朝价值链上游迈进的先行者。为此,迈瑞付出了巨大代价,但一系列创新成果也开始显现。
以自动体外心脏除颤仪(AED)为例,这是一种能够自动监测患者心律、并施以电击使心脏恢复正常运作的医疗设备,被称作“急救神器”放置在机场等人流较大的公共场所。此前中国市场一直被菲康、ZOLL和飞利浦三大巨头垄断,一直到2013年迈瑞研制出第一台国产AED。在这背后,迈瑞经历了13年的除颤核心技术研发、前十年的几无回报,最终打破国际巨头1000多项专利封锁。如今,迈瑞AED在中国市场占比超过20%,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迈瑞的每一步创新,都是咬着牙挺过来的。在自主研发的过程中,迈瑞人要做的只是,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有所进步。”李西廷所理解的创新,是一种日积月累的笨功夫,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厚积薄发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