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A股市场IPO已经接近尾声,虽然今年IPO数量、规模均大幅下滑,但是却热点频现,为今年的惨淡行情增加许多话题。
比如,自去年10月新一届发审委上任后,IPO审核呈现从严趋势,今年新股发行数量较2017年下降,工业富联报送IPO招股书申报稿后,仅仅36天(22个工作日)后便获通过,大幅度刷新了A股市场IPO纪录。CDR规则推出,但暂时还没有企业发行;沪伦通征求意见稿发布,科创板即将推出等。
面对即将过去的2018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全面梳理了2018年IPO市场,从市场篇、企业篇、监管篇及券商篇4个部分回顾2018年市场,而这其中也存在许多亮点。
Wind数据统计,截至12月23日,今年以来A股市场首发企业家数达102家,创下自2014年以来新低,募集资金1357.20亿元,是2015年以来最低。不过,德勤预计,A股市场明年将有110单至150单新股上市,融资约1400亿至1700亿元。
通过进一步梳理发现,今年1月、2月、3月和9月首发企业数量超10家,但就IPO规模来说,6月募集资金规模最大。此外,按照行业来看,102家首发企业中,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最多,达15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17年排在第三的医药制造业在2018年跌出前六名,取而代之的是专业设备制造业。
IPO数量、规模大幅下滑
Wind数据统计,截至12月23日,今年以来A股市场首发企业家数(按上市日,下同)达102家,创下自2014年以来新低。2014~2017年首发企业家数分别为124家、223家、227家和438家,今年以来首发企业家数比去年减少336家,减少了近77%。
就规模而言,截至12月23日,102家首发企业募集资金1357.20亿元,是2015年以来最低。2015~2017年首发企业募集资金分别为1576.39亿元、1496.08亿元和2301.09亿元,今年首发企业募资规模比去年减少了943.89亿元,减少了近41%。另外,今年首发募资规模占股权融资的11.7%,比去年下降了1.66个百分点。
德勤认为,明年中小规模的制造业和科技行业以及消费行业在发行数量上领先,考虑到多项因素,预期A股市场明年将有110单至150单新股上市,融资约1400亿至1700亿元。
从单月来看,今年以来,首发企业数量超过10家及以上的有4个月,分别是1~3月和9月,从IPO募资规模上看,以6月募集资金规模最大,虽仅有9家首发企业,但是募资规模却达到404.02亿元,此外,上述1~3月及9月的首发企业募资规模也超过100亿元。上述5个月募资规模合计占今年的近七成。
创业板首发企业数量降幅达80%
从行业来看,以证监会行业划分,2018年以来的102家首发企业中,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最多,达15家,此外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这5大行业均有7家首发企业,前述6大行业首发企业数量占比达49%。而2017年,虽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也是首位,剩下5大行业排名却与今年不同,分别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不难发现,2017年排在第三的医药制造业在2018年跌出前六名,取而代之的是专业设备制造业。
从板块来看,今年以来,上海主板、深圳中小板、创业板首发企业数量分别为55家、19家和28家,而2017年上述三大板块分别为216家、81家和141家,2018年上述三大板块首发企业数量较2017年降幅均在70%以上,其中创业板数量降幅更是达到80%。此外,上述三大板块2018年首发募资分别为849.37亿元、226.33亿元和281.5亿元,2017年则分别是1376.55亿元、402.69亿元和521.85亿元,2018年的三大板块募资规模较2017年降幅均在4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