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只有物质的孝心不算是真正的孝心,但是不给爸妈一件舒心的礼物,其实心里也感到挺愧疚,挺难受的。从来不会像追女友追孩子那样追在父母身后,天天问他们“想吃什么?”“想玩什么?”但是,我们有其他的方式来表现我们感恩的心。日本知名老年医学专家米山公启近日在《让父母健康长寿的31件事》一书中,介绍了31种不太费事儿就能让父母健康的方法。教大家如何用对待孩子的耐心和细心,把对父母的关怀渗透到生活中的一点一滴。
1.送运动鞋。当为送父母什么礼物发愁时,不妨选一双合适的运动鞋,鼓励他们多出去走走。散步不仅燃烧脂肪,还有降压的功效,同时能击退动脉硬化、脑梗死、心肌梗死等“生活习惯病”。只要每天轻快散步20分钟,就可将心率提高70%,其效果正好与慢跑相同。
2.送计步器。研究显示,用计步器的人心脏水平更好。一是能让父母随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二是可以设定目标使散步容易坚持下去。鼓励老人养成“不坐电梯走楼梯”或者“乘公交时多走一站再上车”的习惯,只要平均每天走7000步,就会逐渐使骨质变硬,防止骨质疏松,而且对瘫痪和老年痴呆症也能起到预防作用。
3.送优质寝具,睡眠保健枕等等。睡眠的“质”比“量”更重要。随着年龄增加,人的睡眠时间会变短,不易入睡、睡眠浅等烦恼也会多起来,帮父母挑选合适的被褥、枕头特别重要。枕头最好选择稍有一点硬度、透气性好的,枕芯内部要能产生一定的摩擦,比如荞麦皮的。此外,蚕砂、茶叶、大米都属于这类可塑形、透气性好的枕芯。
4.送相声CD。如果你做不到每周看望一次父母的话,不妨给他们送些相声CD。笑不仅能让人体验到很强的放松感、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还具有很好的降压效果。最推荐的是单口相声,每个登场人物的造型、背景只能通过说书人的语调来区别想象。老人一边听,一边在大脑中组织和想象书中的场景及故事情节,这一系列过程会使处理事物形象化、立体化的大脑顶叶皮质得到刺激,既能达到娱乐目的,又能锻炼大脑。
5.送热带鱼。热带鱼这种小生物给老人带来的情绪调节作用是超乎想象的。看会动的生物跟观赏花草的意义有很大不同,观察鱼缸这个小世界里努力生活的鱼儿们,那种感叹生命、调节情绪的过程可以增加使身体放松的5—羟色胺的分泌,让人摆脱寂寞,更加积极乐观、情绪更安定。
6.每年做两次血液检查。每年一次血液检查并不保险,很难防范恶化速度极快的癌症。所以,让父母在一般体检之外,每半年再做一次血液检查比较好。一次抽血可以检查十几个项目,根据这些数值提早发现心血管病变,有效预防心肌梗死和脑血栓,最好是在家里自己备健康测试仪,(经常为父母测试)。
7.送应季的新鲜食品。应季的蔬菜、水果和肉类的营养价值,是一年中最高的。以西红柿为例,它是夏季成熟的蔬菜,夏季时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营养素含量,比冬季时高两倍左右。应季食品中所含的抗氧化物质也是最高的,对预防老年痴呆症、肠癌、心肌梗死等疾病有良好的作用。
8.送血压计。血压是老人健康的晴雨表,所以送父母一个家庭用电子血压计特别重要。手腕式血压计会有误差,最好选择臂式的。现在居家血压的标准是高压135毫米汞柱,低压85毫米汞柱。老人觉得头晕、胸闷时,最好及时量一下。此外,平时早晨起床后,最好也测一下血压,以便更早地发现异常。
9. 送代步车。父母年纪大了,走不远,经常想出去走走,但是又担心回不来,而且比较吃。可以考虑给父母买一辆电动代步车或者电动轮椅,老人可以自己开着出去遛弯,到小区或者商场、公园逛逛,悠闲又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