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四国中心研究人员开发一种新技术,用被称为量子点的直径数纳米以下的粒子状小块识别癌细胞,用紫外线持续照射,与量子点结合的癌细胞可被杀死,为用纳米技术治疗癌症开拓了道路。
据《日本经济新闻》15日报道,量子点照射紫外线后可发出萤光,因此,做为识别癌细胞的材料引人关注,但问题的难点是很难溶于水,和生物分子难以结合。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四国中心研究人员用硒化铬合成量子点,并用试剂对量子点表面加以处理,解决了与生物分子结合的问题。在实验中,研究人员让捕捉癌细胞表面糖链的植物凝血素和量子点溶合,照射紫外线后,与癌细胞结合的量子点发出鲜艳的萤光。
持续照射紫外线,10分钟后癌细胞开始死亡,照射60分钟,有10%至15%的癌细胞死亡,由于植物凝血素只和癌细胞结合,因此,正常的细胞可以不受影响。
据报道,日本研究人员尚未透露借助上述量子点能识别何种癌细胞,但他们介绍说,目前,专家正在继续研究上述方法对于发现动物体内癌细胞和治疗癌症的意义。
日本独立行政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产综研)2004年11月12日宣布,已开发出了利用量子点简单识别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技术,并通过这项技术,发现了将癌细胞单独找出来进行杀灭的方法。公开宣布量子点不仅能识别出癌细胞,还能应用于治疗,这在世界上还是首次。有关内容刊登在11月4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Nature Biotechnology》上。
产综研单一分子生体纳米计测研究实验室(位于高松市)的鲁米阿纳·巴卡罗巴(音)研究员与大庭英树主任研究员负责这一项目。量子点是通过半导体无机材料形成的直径数nm(纳米)的粒子状物质。除作为量子计算机的基本单元而知名外,由于被紫外线照射后发出强烈荧光,所以作为细胞内基因蛋白质及生体内癌细胞的成像材料也颇为引人注目。
但量子点与蛋白质的亲合性差,在生物领域的应用一直停滞不前。产综研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了将量子点与可以专门识别癌细胞的糖结合蛋白质(植物凝血素)及抗体融合到一起的技术,并成功实现了简单合成。合成的量子点为硒化镉(CdSe)材料,直径只有3nm大小。
将这种材料加到癌细胞上并用紫外线照射,癌细胞的表面及内部与量子点结合而发出绿色荧光。正常细胞即使遇到这种材料也不起作用,所以就可以很容易准确识别出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了。
用紫外线持续照射带有量子点的癌细胞,发现只有癌细胞死亡。用紫外线照射60分钟后,会有10~15%的癌细胞死亡。由于正常细胞即便被照射也不会死亡,所以该技术还有望应用于癌症的治疗。这种方法被称为“光动力疗法”(Phto Dynamic疗法),人们正在对此进行积极研究。
但实验成果还处于细胞水平,因此到临床应用还面临着许多课题。今后重要的是进行大量动物实验与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