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保健物理学家正在建立利用一种很有潜力的脑癌治疗方法的安全步骤。这种目前处于试验阶段的癌症疗法利用一种存在于蝎子毒液中的放射性蛋白质充当抗癌工具。这项工作的目的不是在编科幻小说,而是希望能够开发出一种前景广阔的脑瘤治疗药物。黄色以色列蝎的毒液偏好附着到一种无法治愈的脑癌——神经胶质瘤细胞上。
麻省Transmolecular公司的科学家创造出了放射性的这种蝎子毒液。这种被称为TM-601的放射性毒液含有一种人工制造的毒液蛋白,并且这种蛋白上附着了一种放射性的物质——碘-131(I-131)。当它进入到血管中时,这种化合物会附着到神经胶质瘤细胞上,然后I-131释放射线杀死细胞。
这种化合物在试验中能够治疗较晚期的神经胶质瘤。患者只需要从外部注射这种化合物,而无需再进行化疗或放射治疗。
这种毒液疗法的最初人类试验显示,这种方法有潜力治疗患者的肿瘤并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在本周的美国保健物理学会大会上,研究人员将会报道他们在这种疗法的II期人类试验的第二阶段确定的安全步骤,这项临床试验所使用的放射剂量要比最初的试验高。
在试验中,一组患者在三周的时间里接受了三次这种毒液治疗,而另外一组则在6周的时间内接受了6次治疗。每组美洲接受的放射性碘的剂量相同,即40mCi。通常情况下,甲状腺癌治疗的剂量为每次200mCi。
Alan M. Jackson等人发现没有与身体内细胞结合的TM-60分子会迅速地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其他组织将会接受到一些放射物质,但是大部分的剂量还是被传递给了癌细胞。为了防止放射性化合物被甲状腺吸收,病人在接受治疗前被给予大量的非放射性碘以阻止甲状腺吸收I-131。
当患者在治疗后回家的几小时内,由于患者身体中放射物质的存在,因而其家体成员也会受到一定的辐射剂量。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对其他家庭成员的辐射非常低。
这些结果都显示这种治疗步骤的安全性较高,并且这种疗法能够帮助脑瘤患者抵抗癌症。II期临床试验的早期结果显示,每周接受40mCi剂量的患者没有因放射而发生任何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