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中国抗癌协会等单位的30多位肿瘤流行病、肿瘤化学病因、肿瘤病理、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环境医学等相关学科的专家齐聚广东省佛山市,就“亚硝化农肥水诱发鸡、鼠食管癌及改水降低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问题开展学术研讨,并对该研究课题及成果进行了评审。专家们认为:“该课题经过30年研究,首次应用亚硝化农肥水成功诱发鸡咽食管癌,解决了科学难题,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该研究成果为食管癌的病因和预防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改水预防食管癌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标志着由我国食管癌病因研究专家徐致祥、胸外科专家谭家驹等提出并长期探索的食管癌病因“氮循环假说”在理论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并在实践中得到初步验证,将对我国食管癌高发区人群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这是我国食管癌病因研究取得的重大阶段性成果。
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食管癌新发病例达48万人,死亡36万人,约一半是华人,且大部分是农民。我国食管癌死亡率居世界各国之首,食管癌范围覆盖人口近两亿,高发区居民9000余万,食管癌死亡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16.05%,是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
国际上,关于食管癌的病因假说主要有:环境化学(N-亚硝基化合物、霉变食品、吸烟烟雾、霉菌毒素)、营养微量元素缺乏、生物(霉菌、HPV)、遗传易感性、不良生活习惯(喝酒)等。这些假说都有相应的实验根据和一定的事实基础,但无法解释食管癌高发区同心圆的地理分布特征,也不能诱发鸡咽食管癌。中美合作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区林县长期开展的营养干预实验,也无明显效果。
食管癌的病因是什么?如何有效预防它?徐致祥等一直进行着认真思考和探索。从1973年开始,他在食管癌高发区河南安阳发现农肥、污水与食管癌相关,随后进行了多年研究;1978年,他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在霉变食品中发现一种新亚硝胺,成为导师李铭新教授成果(获1986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的一部分。同时,他还发现农家肥料与霉变食品有很多相似点,提出了“自然界氮循环、霉变食品、农家肥致癌假说”的框架,使用薄层(TLC)、气相色谱(GC)方法初步证实农肥中含有可亚硝化的胺类。1986年,他在《潜科学杂志》发表了“氮循环”病因假说,并预言,饮用深机井水5~10年后,食管癌死亡率可下降一半。1998年,河南省安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韩建英等经调查研究,发现饮用深机井水5~10年后,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显著下降,证实了徐致祥“氮循环”病因假说的观点。1996年以来,在全国人大代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著名胸外科专家谭家驹教授的积极支持、参与下,对假说在动物实验、致癌物检测、基因突变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验证研究,并与安阳市疾病控制中心合作进行了现场流行病学研究。
谭家驹等数次深入河南省林县、安阳,广东省揭阳、汕头、南澳等食管癌高发区进行调查研究。课题组成员经多年努力,模拟高发区现场,用亚硝化农肥水终于在世界上首次成功诱发出鸡咽食管癌,还诱发出了鸡胃癌、肝癌,证明鸡咽食管癌病因与亚硝化农肥水相关,解决了长期实验诱发鸡咽食管癌未能成功的国际性难题。接着又采用同样方法,与中山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合作,亚硝化农肥水诱发大小鼠前胃鳞癌实验成功。这些实验从病理学、流行病学等方面为食管癌病因的“氮循环假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与此同时,项目组多次对河南省林州市改水进行调查和纵横统计分析,发现改水(饮用水微核污染指数<1.5,改水6年以上)或饮用未受污染的水的人群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会大幅下降,其中远离河流、改为深层地下水的居民发病率、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大,发病率下降44.70%、死亡率下降57.74%。改水降低人群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措施简单、效果确定。林州改水工程数据表明,改水使人群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大幅下降,有力地验证了“地域性氮循环”假说。
专家们认为,N-亚硝基化合物学说是食管癌病因研究中最为广泛深入的学说,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地域性氮循环”病因假说是具有吸引力的食管癌病因假说。消除工农业污染源,降低两类前体物的有效浓度,进行实验改水,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适合大面积推广,尤其是在第三世界国家,将会有明显效果,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改善环境、预防疾病、预防上消化道癌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项目组已出版科研专著1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在国内专业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出席国内外学术会议14次,并受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特邀参加了在美国召开的国际亚硝胺学术会议,受到与会专家的欢迎。
我院食道癌病因研究专家谭家驹、徐致祥等受安阳市卫生防疫站的邀请,抵达安阳出席该市卫生防疫站举办的“安阳市林州居民环境因素、饮用水与食管癌关系调查研究座谈会”。安阳市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卫副主任李庆等领导代表安阳人民对谭家驹院长在今年出席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期间向全国人大递交的“加快高发区安阳市林州食管癌病因及一级预防研究的建议”的提案表示感谢。
同时应邀出席座谈会的还有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原副院长、著名的流行病学专家刘伯齐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著名的流行病学专家刘韵源教授以及我院肿瘤病因学专家徐致祥主任医师。出席会议的还有安阳市卫生局李现军助理调研员,安阳市科委国际合作科田艳芬科长,林州市肿瘤医院副院长、肿瘤研究所副所长刘志才副主任医师,以及安阳市卫生防疫站孔芳君副站长,安阳市卫生防疫站办公室主任、流行病专家张栓虎主任医师,本课题组负责人韩建英副主任医师,李笑梅主任等课题组相关人员。
会议由安阳市卫生防疫站、流行病专家王民宪站长主持。谭家驹院长就当前食管癌病因学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演讲,并对我院多年来在食管癌病因学研究方面做的大量工作做了介绍。徐致祥主任医师也对食管癌“氮循环”病因假说做了主题演讲。刘伯齐教授和刘韵源教授对食管癌“氮循环”病因假说以及我院多年来在食管癌病因学研究方面做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指出“氮循环”病因假说有很高的科学意义,理论还要到实践中检验,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有理论的资源优势,安阳市林州有高发区现场的独特资源,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安阳市卫生防疫站、林州市肿瘤医院的合作,是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组合,是优势互补的强强联合。“氮循环”病因假说的进一步检验,有助于寻找食管癌的真正病因,有助于评价水污染与肿瘤的关系,有很高的社会意义、经济意义、政治意义,不仅对中国,还对受到水污染困扰的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以及世界各国都有极大的意义。两位教授还指出,安阳地区领导远见卓识,对这个项目的支持,是高发区现场人民的福祉,是对我国乃至世界的科学贡献。并希望相关人员团结协作,扎实工作,一定会取得重大的成果,并可能产生后继效应,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研究人员和资金进入。安阳市卫生局李现军助理调研员、安阳市科委国际合作科田艳芬科长表示“氮循环”病因假说新颖、系统、严密,改水措施简单有效,此项研究意义重大,前期工作扎实,市卫生局、市科委会鼎力支持。
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在世界上是最高的,数十年来我国对食管癌预防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食管癌病因未明,所以缺乏有效的病因一级预防措施,发病率仍很高,在北方的一些地区,如安阳的林州等地,食管癌死亡仍为肿瘤死亡的第一位。我院徐致祥主任医师经三十多年的潜心研究,提出了食管癌“氮循环”病因假说,并做了大量的验证工作,初步验证了该假说的科学性,多次应邀在全国的学术会议上做主题演讲,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受到广泛的关注。安阳市卫生防疫站韩建英副主任医师8年前调查发现安阳市林州改水后,食管癌死亡率明显下降,与食管癌“氮循环”病因假说对改水后食管癌死亡率会下降的预言吻合,此次几个单位强强联合,进一步验证“氮循环”病因假说的,探讨食管癌的病因,并受到当地政府和卫生局大力支持。“氮循环”病因假说进入现场验证说明我院的科研又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