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07年全国肿瘤防治周的第一天。据世界卫生组织对今后20年全球癌症发展的估计,新患者人数将由目前的每年1000万增加到1500万,因癌症而死亡的人数也将由每年600万增至1000万。癌症防治仍然是人类医学健康面临的最大挑战。尽管如此,全世界的医学科学家和临床医生在同肿瘤的抗争中,仍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两种疫苗
2006年的癌症防治出现的可喜情况是终于有一种预防癌症的疫苗问世,这就是默克公司预防宫颈癌的疫苗“加德西尔”(Gardasil)。从肿瘤疫苗的制作材料看,包括多肽疫苗、基因疫苗、重组病毒疫苗、肿瘤细胞疫苗、多肽冲击的树突细胞疫苗等,原理是应用其表达特异性的肿瘤抗原来激活、恢复或加强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反应,进而杀伤、清除肿瘤细胞。所以,从效果和功能上来看,又可以将肿瘤疫苗分为预防、治疗或预防与治疗作用兼有的三类,但现在主要是第一类。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于2006年6月8日批准加德西尔上市,这种疫苗可以预防人乳头状瘤病毒(HPV)6、11、16、18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宫颈癌,生殖器疣(尖锐湿疣),原位宫颈腺癌等,适合9-25岁女性使用,最低有效期为五年,有效性可达到95%-100%。
癌症疫苗并非仅仅是加德西尔一种。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研究人员今年也开始了对名为Trovax的癌症疫苗进行临床试验。该疫苗可防止在接受手术或药物治疗后癌症复发。与加德西尔不同,Trovax疫苗是具有治疗功能的疫苗,因此,如果成功,意义将更为重大。研究人员发现,癌症患者免疫系统不把癌细胞看作异体细胞并攻击它们,类似情况也出现在孕妇和胎儿身上——胎儿也包含外来细胞,但孕妇并不排斥胎儿。因此,研究人员认为癌症患者和孕妇身上可能都有某种相同的蛋白质。结果,研究人员在癌细胞表面发现了5T4蛋白质,在胎盘和胎儿身上也发现了这种蛋白质,研究人员利用基因技术使身体产生能对付5T4蛋白质的抗体,从而研制出这种疫苗。
靶向治疗
癌症治疗的可喜成就是靶向抗癌治疗,近年先后有治疗慢性白血病和胃肠间质瘤的格列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易瑞沙等问世。这些药物能够将某些受体、基因或关键蛋白作为“靶点”,像“精确制导”那样瞄准癌细胞,而不会误伤正常细胞。2006年9月15日-17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七届亚洲临床肿瘤学大会(ACOS)暨第九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上,国际上开展的拉帕替尼(Lapatinib)多受体靶向治疗乳腺癌研究取得的结果令人关注。
癌症患者EGFR和HER2受体是乳腺癌特异性治疗的靶分子之一。Lapatinib能有效抑制EGFR和HER2酪氨酸激酶活性,其作用机理为抑制细胞内的EGFR和HER2的ATP位点,阻止肿瘤细胞磷酸化和激活;通过与EGFR和HER2的同质和异质二聚体结合来阻断下调信号。国际多中心研究表明,在HER2过度表达的乳腺癌患者(约占全部乳腺癌患者的20%-25%)中,Lapatinib单药作为一线治疗的有效率为28%,而当其在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Herceptin)治疗失败后作为二线药物治疗时,仍具有8%的有效率。
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的韩泽广研究员、黄健博士和张新博士新近发现人类印迹基因DLK1对肝癌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而DLK1有望成为非常有效的肝癌治疗新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