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抵抗末期大肠癌,潘亚妹(64岁)曾动过手术、接受过放射性疗法、口服以及注射性化疗。去年3月,她参与一种新疫苗的临床试验,她在完成免疫注射一年半后,肿瘤不但没有扩散,反而缩小了。
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National Cancer Centre Singapore,简称NCCS)的癌症专家和研究人员,与丹麦DanDrit生物科技公司在去年2月合作展开的一项对树突状细胞疫苗(Dendritic Cells Vaccine)第二阶段临床试验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20名末期大肠癌病人参与试验,曾接受化学治疗的病人中,有35%的病人癌肿瘤缩小、病情稳定。
潘亚妹是其中之一。她在在五个月内,接受10次注射,之后没有产生任何不适或副作用,医生也在去年5月和今年3月,发现她的肿瘤缩小了。
在传统化学治疗失效超过两次后,只有很少数病人会再对疫苗产生反应,而这项试验的结果则显示,新疫苗有可能延长像潘亚妹这样的末期大肠癌病患者的生命。
大肠癌是本地最普遍的癌症,多数患上大肠直肠癌的病人会产生末期病菌,若没接受治疗,病人通常会在一年之内丧命。
本月4日至7日,癌症中心的肿瘤内科高级顾问医生杜汉忠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的百年会议上,向国际知名癌症权威呈献了这个新疫苗的临床试验进展,他的摘要是4份获选呈献的其中之一。
杜汉忠医生也是癌症中心的医疗科学研究,细胞疗法与癌症疫苗实验室研究员。他指出,树突状细胞疫苗法的目的在于启动病人本身的抵抗系统来抗癌。树突状细胞是一种专门帮助免疫系统识别及击败癌症抗原的白血球,它是从病人血球里培植,然后注射进体内。
他说:“换句话说,就是刺激病人的白血球识别及攻打癌症细胞上的特定蛋白质。接受试验的病人都没有对疫苗产生任何副作用,这对抗癌疗法而言,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癌症中心和DanDrit生物科技公司将在明年在本地向300名病人展开更大型的试验,之后就可能获得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的批准使用。
癌症中心院长兼肿瘤外科高级顾问医生苏启智教授说,每5000至1万个研发的药物中,只有250个能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当中只有5个能到第一试验阶段,而只有一个能成功获得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批准。
他说:“我们在这次试验中取得的进展显示新加坡有潜质推动转化研究,以及发展对抗癌症等重大病菌的新疗法,新疫苗发展也能进一步加强新加坡的生物医药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