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综合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可以判断糖代谢紊乱的程度,评价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运动,以及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对优化血糖管理、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血糖监测的方法有点血糖测定,动态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白蛋白等。上述方法侧重不同,不能互相替代。其中点血糖测定包括静脉血糖和由便携式血糖仪测得的快速血糖,后者常常可以由病人在家中进行,即所谓自我血糖监测。根据血糖测定的时间点不同又可分为空腹、餐后2小时、睡前、夜间及随机血糖等。
自我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常用方法。有规律地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有助于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糖尿病管理,为医护人员的临床决策提供依据。但是,且不论那些刚起病的“新糖”们,即便是很多“老糖”可能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医生通常会要求病人每周测几个空腹血糖、几个餐后血糖来观察自己的血糖情况,那么究竟是哪一个更为重要呢?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是指8小时以上没有进食而测得的血糖值。而吃过早饭,到午饭前胃已排空时的血糖不能视作空腹血糖,只能称为餐前血糖。同理,晚餐前血糖也不能当作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从进餐第一口计时间,进食后2小时测得的血糖。
空腹血糖作为一天中血糖变化的起点,与餐后血糖关系密切。空腹血糖对于餐后血糖水平和餐后血糖的漂移程度具有预测作用。但是,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有关,监测餐后血糖一方面可以了解血糖控制状况,另一方面,对于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不同种族的糖尿病患者,其高血糖的表现类型不同。来自我国人群的研究发现,在糖尿病的早期,往往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而空腹血糖大多可以在正常范围。此外,中国人的饮食结构特点是以米、面为主食,富含碳水化合物,因而更易出现餐后高血糖。可见,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在血糖监测中具有同等地位。
2011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颁布了“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血糖监测提出了适用性建议。测量餐前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适用于血糖水平很高或有低血糖风险时;餐后血糖适用于空腹血糖控制良好,但糖化血红蛋白仍不能达标时,或是需要了解饮食和运动对血糖的影响。细读指南不难发现,除了上述提及的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之外,自我血糖监测内容还包括睡前血糖、夜间血糖以及随机血糖。睡前血糖适用于胰岛素治疗者,特别是晚餐前注射胰岛素者;夜间血糖适用于胰岛素治疗,血糖已接近达标,但空腹血糖仍高者或疑有夜间低血糖者;在出现低血糖症状时或剧烈运动前后,应及时测定随机血糖。了解了上述不同时间点血糖监测的意义后,相信广大糖友们心中也有数了。
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跟糖化血红蛋白又有什么关系呢?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抽血前2~-3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既包括空腹血糖,又包含餐后2小时血糖。当糖化血红蛋白还不是太高的时候(9%),主要受空腹血糖的影响。
因此,指导患者正确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意义重大。监测时不能单打一,应兼顾空腹及餐后血糖。同时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有所侧重地选择监测时点,即所谓个体化的血糖监测,从而使血糖尽早、持续、稳定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