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霍华休斯医学研究所(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的科学家,借着分析一个染色体端点蛋白质的三度空间立体结构,揭露了细胞是如何地利用这种端点蛋白的保护,维持正常细胞分裂与生存的机制。
据了解细胞在分裂之时,为了避免染色体不正常的断裂以及磨损,在染色体的端点,通常存在着不断重复的端粒(telomere),科学家发现,细胞里端粒的数目,大多在胚胎期之后,就已经固定,因此即使遗传序列中,具有生成端粒的酵素-telomerase,也不会增加端粒的长度。不过奇怪的是一旦端粒酵素异常的活化起来,却有可能导致肿瘤细胞的发生。
霍华休斯的科学家,在分析酵母(yeast)的分裂过程,发现了一个称为POT1的蛋白质,如果细胞分裂增生的过程中缺少了该蛋白质,染色体的端粒就会消失,细胞快速的走向死亡,在进一步分析后,确定这关键性的蛋白质,会以一种特殊的结构,像个帽子一样,来夹住染色体端粒的6个核酸,避免分裂时不正常的磨损。
研究人员之后也在人体细胞内找到类似的结构,并且相信这就是端粒酵素无法时时启动,避免肿瘤发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