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研人员最近发现,为了不永远成为天敌乌梢蛇的美餐,蝾螈变得越来越“毒”,而乌梢蛇也在不断改进自身的抗毒能力。
美国犹他州州立大学研究生莎娜·热弗雷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报告说,蝾螈皮肤里具有的神经毒素如果附着在蛇的肌肉细胞蛋白质上,钠就会无法通过原来的通道进出肌肉细胞,肌肉就会因此瘫痪,进而致命。
通过长期与乌梢蛇无数次的较量,蝾螈的毒性进化得越来越致命。热弗雷等人发现,一条蝾螈所携带的神经毒素和日本河豚属同一类型,其毒素量最多可毒死10个人。但是,即便如此,蝾螈在与乌梢蛇的斗争中目前仍未能占上风。
研究发现,乌梢蛇的基因组成发生过变异,其肌肉细胞的某些蛋白质形状出现变化,蝾螈的毒素无法附着在这种蛋白质上,因此接触到蝾螈毒素后,乌梢蛇的肌肉细胞仍能继续工作。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属于不同种群的乌梢蛇,其氨基酸排列也不一样。在不同的乌梢蛇栖息地,至少有两个乌梢蛇种群的抗蝾螈毒素能力明显进化了。但即便如此,科研人员仍认为,现在还很难说在蝾螈和乌梢蛇的进化斗争中,谁将是最后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