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召患者把拐杖扔掉、自己站起来的“自强自立”意识已经“过时”,让病人循序渐进,做安全且力所能及的行为才更加体现关爱。
●什么情况下可以弃用拐杖,应由专业医生说了算。
●无论是购置还是使用老人杖、冲凉椅等康复设备,都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广州现在已进入脑卒中高发期,病人比其他季节至少增加了 30%。”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黄东锋教授介绍,脑卒中病人一旦抢救稳定,就应立即开始康复治疗。
“过去我们一直喜欢号召患者把拐杖扔掉,自己站起来,自强自立,现在这种想法已经‘过时’了,让病人循序渐进,做安全且力所能及的行为才更加体现关爱。”黄东锋表示,康复的要义首先并非执意丢掉拐杖,相反,任何的功能恢复都应该以自身安全为前提。至于什么时候才可以弃用拐杖,应该由专业医生评测之后说了算。
名词解释
何谓康复医学?
国内的医院原没有康复医学科,只有理疗科、体疗科等辅助科室。在上世纪80年代,康复医学作为新的临床学科引入我国,90年代末开始快速发展。
所谓康复医学,是指对疾病所导致的人体功能改变,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它涵盖很多方面,像神经系统疾病、脊柱相关疾病和骨关节疾病,以及内科各专科、老年病科、儿科、疼痛科、肿瘤专科疾病的早期和中后期,都可以进行相关的康复治疗。”黄东锋教授说。
故事
脑卒中患者跌倒事件频频
故事一
较劲竞走 髋关节骨折
黄东锋给记者讲述了一个“二老比赛”的故事。“这位老同志六十多岁,在中风之前就号称‘老顽童’,非常好动。中风一周后,由神经科转入康复科。一天午休时,老人支开陪人,和邻床一位老人‘较起劲’来,决定比赛看看谁康复得更好。”两名老人当即扔掉拐杖,在病房里“竞走”开来。谁知刚走了两个来回,老同志就啪地摔倒在地,髋关节严重骨折,不但要卧床几个月,而且也加重了原来的病情。
故事二
心疼儿子 跌倒厕所外
黄东锋给记者讲述的第二个故事非常令人心酸。“这位老太太中风后每晚儿子都会到医院来陪床,她为此非常心疼。”一天深夜两三点,老太太想上厕所,但见到熟睡中儿子疲惫的脸,想到他白天上班晚上陪床实在不易,于是决定不惊扰他,独自摸索去厕所。
正是这趟母爱支持下的力不能及行为,让她不慎重重跌倒在厕所门外,骨折躺了半年。为此,母子二人承受了更多的辛苦和痛苦。
故事三
弃用拐杖 成医院常客
张保锋医生手头有这么一位“老病号”,这位四十出头的男士是一家公司的经理,由于血管畸形出现中风意外,随后康复过程中面临不小的行动障碍。张保锋强烈建议其出院后在日常活动中配备拐杖,遭遇他强烈拒绝。该男士凭自身毅力,宁可每日高一脚低一脚歪歪斜斜走路,也坚决不肯倚仗拐杖的帮扶。
“结果他每年起码来我这‘报到’三次,每次都是因为疼痛所致。我为他检查时发现,他这么长期吃力地走路,下肢力量又明显不够,由此导致身体形态异常、骨盆发生移位,关节也随之产生疼痛。”张保锋说。
现象
五成脑卒中患者未及时进行康复训练
“低温天人体血管容易收缩、缺血,脑卒中就会多发,现在已进入脑卒中发病高峰期,我们医院收治的脑卒中病人都比其他季节高出三成左右。”黄东锋表示,一般时节,脑卒中患者占该科病人比例的1/3,而隆冬峰值时期则可能高达50%。
“脑卒中的前期治疗是在神经科,经过紧急抢救后,约一周左右的时间,病情控制稳定,就应转入康复医学科。”黄东锋告诉记者,中风之后患者会出现多种障碍,如运动、吞咽、语言障碍等。“针对各种功能障碍,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据我们了解,大约有50%的脑卒中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康复训练,留下很多残障。像农村的患者,很多瘫了就瘫了。”黄东锋介绍。
该科物理治疗师张保锋表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以克服运动障碍为主,应由专业人员参与指导,以安全为前提,因人而异制定个性化方案。“尽量帮助他们恢复部分功能,甚至实现基本自理,这对于患者本人和家属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张保锋告诉记者,一方面是广大农村病人中风后没接受康复训练从而“难以动弹”;一方面则是很多病友不愿累及家人,或嫌拄拐杖太难看,或受自尊心及顽强拼搏精神激励,强行走路“力有不逮”,导致卧床综合征以及原本病情加重。
治疗
“是否弃用拐杖,应由专业医生说了算”
“上面几个故事在临床都非常具有代表性,我们见过很多要强的中风患者,或为证明自己,或因体恤家人,勉力而为却不慎跌倒。他们不知,不安全的行为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黄东锋教授表示,一旦摔倒,非但意味病情可能恶化,而且卧床多月还会导致卧床综合征。“肌肉会进一步退化、萎缩,卧床不动弹还会带来很多并发症,像诱发心血管疾病、下肢静脉血栓以及肺部感染、骨质疏松等。”他说。
“脑卒中患者在康复治疗中一定不要犯本末倒置的错误,能走路不是第一位的,安全才是第一位的,在康复科里摔倒是医护人员‘零容忍’的事情!”张保锋表示,什么动作有风险、应该加以什么样的保护、怎样提高患者安全意识,都蕴含在每个康复动作的设计和训练中。
“一般来说,30%的脑卒中患者可能在日后会跌倒,如果我们能进行风险评估,教导其科学地活动,把比例降到5%,都已经非常不容易了。”黄东锋提醒,以前喜欢号召患者把拐杖扔掉、自己站起来的“自强自立”意识已经“过时”,让病人循序渐进,做安全且力所能及的行为才更加体现关爱。
“我们建议脑卒中康复者不要自行丢下手中拐杖,因为这种行为有很大安全隐患存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弃用拐杖,应该由专业医生评测之后说了算,患者之间恢复情况千差万别,千万别和病友较劲。”黄东锋表示。
提醒
街边老人杖切莫随意购买
既然医生说要倚仗拐杖,有孝顺的儿女便为中风的老父亲送上一根价值不菲的黄杨木雕龙拐杖,也有老伴从街头老年人用品商店千挑万选一根朴实的拐杖送给伴侣。然而专家对此再次说“不”。
“轮椅我们建议家属去商店买最便宜的,因为昂贵的轮椅大部分功能其实都被闲置;但拐杖最好不要自己随意购买,因为讲究很多。”黄东锋说。
张保锋解释,普通老人杖大多没有进行防滑处理,而为保障脑卒中患者日后走路时足够安全,对于拐杖的稳定性有很高要求。“最好选择四角拐杖,它具备方向性,而且进行了防滑处理,使用高度也可针对患者身高进行精准调节。”他表示,家属最好遵医嘱选购合适安全的拐杖。
此外,为充分保护脑卒中患者别摔倒,家中不宜采用表面太过光滑的地砖;鞋子也要选择具备防滑功能的;洗手间要安装扶手;马桶如太矮则要加高以达到合适高度;冲凉椅也要选择材料稳定的产品。“无论是购置还是使用,最好都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张保锋说。
http://www.aibaoyl.cn/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