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日前发出警告:世界需要一个“生活晴雨表”,以防生态系统崩溃,物种灭绝。他们认为当前的环保体制没有将足够多的物种纳入到范围之内,比如菌类物种和无脊椎动物等,从而无法提供一个足够详细的信息,告诉人们哪些物种处于危机当中。
最新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研究人员认为这一指标(晴雨表)将会增加参与评估的物种的数量,大约由48,000增加到160,000种。同时他们还认为这些数据将会帮助标识出那些需要采取紧急保护措施的地区。
这篇研究报告由四位环保领域的领军人物共同执笔完成,其中两位是爱德华·威尔逊(Edward O Wilson)(哈佛大学)、西门·斯图尔特(Simon Stuart)(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主席)。
“对物种和其灭绝的速度仍然知之甚少,很多物种在人类了解其存在之前就已经消失。”文章这样写道。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描述和进行科学命名的物种大约为190万,但是自然界存在的物种数量大约为1000万。“由于科学家能够更好的判定物种保护的状态,正是这些物种构成了生态系统,因此科学家能更深刻的了解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文章强调,“现在是时候重视分类学和科学自然史这两个一直以来被忽视,但至关重要的生物学科了。”
现在,IUCN濒危物种红皮书是描述濒危物种最具权威的数据,这一名录长达40年来对全球范围内物种保护状态进行描述。斯图尔特博士监督了红皮书的编写,他认为红皮书展示了对一些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的深度了解,比如森林。“不过红皮书对淡水、海洋以及旱地生态系统的物种涉及很少,还有很多物种需要纳入红皮书的编写范围内。”
当前,红皮书涉及到的物种大约为48,000种,但是认为这一名录过于重视高等脊椎动物,比如哺乳动物、鸟类以及爬虫类。
“该生活指标将扩大红皮书的范围,成为所有生命的代表,这就是我们要做的。”斯图尔特博士这样解释。该篇报告的作者希望通过扩大红皮书的分类基础,增加数据库的物种数量至160,000种,从而带来实际的好处。“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将会有力地影响全球决策。比如,促进制定物种保护计划,合理分布资源、评估环境影响、监督生物多样性走向……及促使各国发展国家级生物多样性指标。”
四位作者决定携起手来,表达其对物种保护进展缓慢的忧虑。斯图尔特发现:“我们决定将红皮书上的物种扩展的那个数量将会需要20年时间的努力才能达到。而此时此刻,地球上所有事物都在恶化,需要20年才能获得所有的数据是无法接受的。”
但是,科学家指出要将现在由全球生物学家监督的物种数量提高3倍,代价庞大,大约6000万美元。不过他们认为:“从经济角度来看,这一投资将会是促进人类发展最好的投资。”(生物谷Bioon.com)
延伸阅读:
Nature Geoscience:科学家否定物种“大灭绝”成因假说
Palaeontology:物种大灭绝加速爬行动物进化
《Sceince》:物种灭绝有连带作用
Nature:科学家研究物种灭绝速度及其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