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9月23日出版的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题为“Productivity Is a Poor Predictor of Plant Species Richness”的研究报告,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理论生态研究所王刚教授和储诚进博士作为共同参与的作者署名。这是我校近几年科学研究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我校生态学研究与世界同步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这项成果的取得也表明我校长期坚持的野外台站科研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
Science近日发表的这篇生态学研究报告,基于犹他州立大学Peter B. Adler教授及其合作伙伴共同发起的营养物研究网络(Nutrient Network,简称NutNet)的工作,并得到了美国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大力支持。该网络在全球五大洲选取了48个研究点,在全球同步开展草地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相关研究。 “兰州大学高寒草甸与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为亚洲地区唯一进入该网络的野外工作台站,也是所有观测点中海拔最高的一个(3500米)。
“兰州大学高寒草甸与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是依托原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并基于生命学院几代生态学科研教学工作者以及杜国祯教授和王刚教授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在甘南进行的多年科学研究累积,于1997年正式建立的。该站自成立以来,在学校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杜国祯教授和王刚教授带领广大科研人员克服了种种困难,长期坚守在高寒草甸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经过长期不断的坚持和努力,已逐渐发展成为培养高层次科研人员的野外工作平台,列为国家生物学野外实习基地,并借助于教育部中央级普通高等学校农林实践基地项目,建立了“兰州大学高寒退化草地恢复与可持续利用技术推广基地”(2011年)。
该台站长期秉承科学研究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推动学校人才培养和生态学科建设,针对多种草地类型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工作,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草场改良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不断吸引国内外著名科研机构、专家学者来台站开展合作与交流,不断提升我校的科研实力和国际声望。近年来,台站共申请到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基金委、甘肃省科技厅及国际合作项目共30多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30余篇在Ecology Letters, Ecology, Journal of Ecology, Functional Ecology等一批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生态学、植物学杂志上发表,有力地展示了我校生态科学的研究实力,获得了国内外生态学界的普遍认可。入选NutNet网络、共同在《Science》发表科研论文就是对该台站发展实力的又一个有力说明。通过NutNet这个高水平的国际生态学研究平台,我校理论生态学和草地恢复生态学研究将会继续紧随国际发展的前沿,“兰州大学高寒草甸与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也将会不断提高国际知名度,成为世界生态学领域野外研究的著名台站。(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推荐英文摘要:
Science doi:10.1126/science.1204498
Productivity Is a Poor Predictor of Plant Species Richness
For more than 30 yea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and species richness has generated intense debate in ecology about the processes regulating local diversity. The original view, which is still widely accepted, holds that the relationship is hump-shaped, with richness first rising and then declining with increasing productivity. Although recent meta-analyses questioned the generality of hump-shaped patterns, these syntheses have been criticized for failing to account for methodological differences among studies. We addressed such concerns by conducting standardized sampling in 48 herbaceous-dominated plant communities on five continents. We found no cl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ductivity and fine-scale (meters(-2)) richness within sites, within regions, or across the globe. Ecologists should focus on fresh, mechanistic approaches to understanding the multivariate links between productivity and rich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