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染发方法可能包括“干细胞回春术”,以此来代替着色剂。近日《科学》杂志网络版上刊登的一项研究暗示了这个前景,该研究证明小鼠——可能还有人类——的毛发会因色素生成细胞的衰亡而变灰。
干细胞长期为全身各组织提供新细胞,毛发也不例外。几年前,科学家们在毛囊中发现了更新色素生成细胞——黑素细胞——的干细胞。黑素细胞形成后,迁移到毛囊底部,在此处为组成毛发的角质细胞赋予具有个人特征的毛发颜色。
为了弄清该过程在老年阶段不起作用的原因,哈佛医学院的分子肿瘤学家David Fisher及其同事利用了两种各自存在毛发问题的突变小鼠。由于体内一种名为Mitf的基因发生突变,其中一种小鼠的毛色在6到10个月龄时变白。另一种小鼠的Bcl2基因发生突变,在出生后数星期时毛色变灰。研究人员所使用的小鼠,其黑素细胞和黑素细胞干细胞能产生一种容易检测的蛋白质,令该研究变得更加容易。他们还研究了老年人的毛囊。
他们发现,干细胞随着小鼠毛色变灰逐渐消失,黑素细胞在原来的位置上产生,却无法迁移到本该赋予毛发色彩的部位。也就是说,干细胞自身无法增殖,它们产生的黑素细胞功能也不正常。Fisher指出:“衰老(突变)小鼠体内的某些因素导致干细胞失去了‘干细胞性’”。
研究小组研究了正常的老年小鼠,结果发现了同样的现象,定位错误的黑素细胞占据了干细胞腾出的空间。他们在对人类的研究中也发现,中年人体内具有这种定位错误的黑素细胞。另外,中老年人体内既没有这类干细胞,也没有黑素细胞。这说明小鼠的毛发颜色减退机制与人类相似。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人类基因组部的遗传学家Ian Jackson说:“这项研究告诉我们,这些(黑素细胞)干细胞并不具备无限自我更新的能力”。他表示,如果这些细胞仅仅是停止运转,那么防止灰发出现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我们可以使它们重新开始工作。”他补充说,如何防止它们减少可能更加困难。所以现在还不要扔掉你的染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