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最初的神经细胞在小鼠胚胎中开始形成一只眼睛时,它们被编排形成一个视网膜。但是,视力依赖于视神经将视网膜连接到大脑上。除非这些胚胎细胞在正确的时间给予了正确的信号,否则它们就会错误地形成一个巨大的眼睛——完全由视网膜构成并且缺少视神经。
Salk生物研究所的Greg Lemke和同事发现视网膜是胚胎眼睛发育的默认背景。研究结果公布在近期的Genes & Development上。研究人员将小鼠作为试验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视网膜是哺乳动物眼睛发育的有效的默认路径,而且两种化学信号蛋白必须在正确的时间处在正确的位置以关闭这个默认路径并让视神经发育。
Lemke和Stina H.Mui等人研究了遗传改造小鼠胚胎的眼睛发育,这种小鼠胚胎缺少两种信号蛋白——Vax1和Vax2。这些小鼠在授精后的10天内发育正常,但之后就开始形成一个大的折叠的视网膜,而不是一个视网膜和一个视神经。
研究组在接下来的两年研究了这个过程的相关机制。利用复杂的基因表达分析技术,研究组发现了眼睛的命运是由一个复杂但高效的系统在几天内决定。胚胎中预备形成眼睛的干细胞是同步启动的。在对外来化学信号作出反应的过程中,一种叫做Pax6的基因被活化并变成一种强大的能够告诉这些眼睛细胞开始发育成视网膜的开关。如果这个过程一直没有停下来,那么所有的眼睛细胞将继续沿着这条路径发育成一个巨大的视网膜。然而,通常这个过程在最接近大脑入口的眼睛细胞开始产生Vax1和Vax2时被中止,而这两种化合物充当了Pax6的化学刹车,从而使这些细胞变成视神经(记者杨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