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谷报道:密歇根大学Kellogg眼科中心的研究人员公布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研究中发现:在有关胚胎视网膜细胞发育过程中,观察到细胞在被指派去起到一种特定的功能但尚未开始起作用前的这个时间段的细胞活动。并在与之相关特定功能的途径基因调节因子NRL的研究获得了新的突破,而之前已经证明NRL对网膜内的感光细胞杆状体(rod)发育至关重要。 这一发现为了解一个健康的视觉细胞如何发育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而且还使人们最终重新指导治愈眼睛疾病所需的细胞类型的生产成为可能。
Anand Swaroop博士的研究组报道说NRL是杆状体前体细胞的最早的标记物。他们通过使用一种NRL调节DNA序列创造出一种小鼠模型,该模型能制造一种在接触蓝光时发绿色光的蛋白质。这种荧光蛋白使研究人员能够确定出在发育最初阶段注定会成为杆状体的细胞。利用这种模型,研究组观察到了杆状体的发育过程。
研究人员首次观察到了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视网膜细胞,从而使他们确定出杆状体诞生的精确时间。因为细胞被标记,所以研究人员能够看到它们发育成成熟和功能性杆状体过程中的每个步骤。这项研究还首次为分析杆状体分化的精确过程提供了一个切入点。杆状体和圆锥细胞都为光受体,它们在成熟的视网膜中所占比例为70%至80%。而且,杆状体的数目在小鼠和人类中远远超过圆锥细胞的数量。
光受体的破坏是视网膜疾病的一个根本病因。在大多数病例中,杆状体光受体比圆锥细胞死亡的要早。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观察到了被确定要变成杆状体细胞但尚未真正变成这个细胞类型的杆状体前体细胞。在小鼠模型中,杆状体细胞需要花费5到14天的时间才能变成功能性的杆状体细胞。
此外,该研究组还证明当NRL缺少时,杆状体前体将会改变它的分化过程并变成一个圆锥细胞。这一发现意味着确实存在能变成杆状体或圆锥细胞的前体细胞群。研究人员推测,在早期发育阶段,这些细胞并没有被完全确定发育成某个特定的细胞类型,调节因子(如NRL)还有机会指导这些细胞变成杆状体或者圆锥细胞。
研究人员认为,通过更为详细地观察这些分子途径的分子事件,将来可能找到干扰眼睛疾病过程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