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8日的Proc. Natl. Acad. Sci. U.S.A.杂志上,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公布了他们有关X染色体灭活的新研究成果,这是发育生物学上的又一重大进展。新研究发现,一种计算过程能够感应X染色体与常染色体比率,并且确保X染色体灭活(XCI)作用在早期的雌性(XX)胚胎和分化中的雌性胚胎干细胞中启动,而不会发生在雄性对应体(XY)中。
这种计算过程依赖于X灭活中心(Xic,X inactivation center),该中心包含一种编码一个核RNA的Xist基因,这种RNA覆盖失活的X染色体并诱导基因的沉默。已经知道Xist基因的37kb的3’端序列能够防治雄性分化的胚胎干细胞中XCI的启动。这个区域含有Tsix的主要和次要启动子,以及靠近Tsix主要启动子的DXPas34重复序列(tandem repeat)。
研究人员通过利用雄性的胚胎干细胞对这些成分在X染色体比率的计算过程的作用进行了研究。靶向删除Dxpas34会削弱Tsix主要启动子位点召集RNA聚合酶II和TFIIB的能力,从而导致Tsix在胚胎干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降低并根据分化调节异位的XCI启动。
删除Xist的3’端以及Tsix主要启动子会导致Tsix转录的几乎彻底的破坏和根据雄性胚胎干细胞分化的有效的异位XCI。
将Tsix基因内部进行删除不会显著影响Xist中的antisense转录并且对分化只有微弱的影响。这项新的研究确定出了DXPas34在小鼠XCI中的一个功能,并且证明了Tsix的转录在防治XCI在分化的雄性胚胎干细胞以及正常的计算途径中的关键作用。
原文出处:
Sébastien Vigneau, Sandrine Augui, Pablo Navarro, Philip Avner, and Philippe Clerc
An essential role for the DXPas34 tandem repeat and Tsix transcription in the counting process of X chromosome inactivation
PNAS 2006 103: 7390-7395;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 April 28 2006, 10.1073/pnas.0602381103 [Abstract] [Full Text] [Figures Only] [PDF] [Supporting Information]
拓展阅读
年轻乳腺癌患者中发现偏斜X 染色体失活(医学动态)
美华裔科学家杨向中等揭示克隆牛易夭折之谜
年轻乳腺癌患者中发现偏斜X 染色体失活(医学动态)
科学家揭示克隆牛易夭折之谜
欢迎访问科技中国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基因专题教学网站』※——克隆技术存在缺陷
首胎智力低下患儿脆性X染色体分析| 39康复网| 医源世界
中国食品药品网
万维读者论坛精华版
生物医学展开伦理大战
在自然生育中,雄性动物只有一个X染色体,而雌性动物带有两个X染色体,这两个X染色体上的基因受精后均表达。为使雌性动物不致于出现比雄性动物多一倍的基因表达,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雌性动物胚胎中的其中一个X染色体上的基因会被随机全部沉默或灭活(不再表达),因此成年雌性动物的细胞只有一个X染色体是有活性的。早期的雌性胚胎能够通过特异的基因调控使其中一条X性染色体上几乎全部基因 关闭,简称为“X染色体灭活”。
以克隆牛闻名于世的著名美国华裔科学家杨向中教授28日在中国农业大学与世界其他地方一同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他们对克隆牛易夭折的最新研究突破,他们发现出生后早死的克隆母牛其X染色体基因不能正常表达,可能是它们致死的主要原因。这一研究成果于28日在世界著名的《自然遗传》杂志上发表。杨向中认为他的这一成果为克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天地的门。 杨向中等人对9头克隆母牛(其中5头出生后早死,4头目前仍存活)的X染色体上的10个基因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所有早死的克隆牛的器官(心脏、肝、肾、脾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基因表达紊乱。他指出,在自然繁殖中,只有来自母亲的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胎盘中表达,而来自父亲的X染色体则处于灭活状态。在那些夭折的克隆动物胎盘中,来自父母双亲的两条X染色体同时表达,而在那些存活下来的克隆牛的胎盘中只有其中一条X染色体表达。这一发现初步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克隆牛的胎盘发育异常及其所导致的流产现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