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sciencedaily网站2006年6月20日报道,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研究人员安娜特·勃戈登博士对水分子的最新研究结果使低温保存细胞、组织甚至整个人体而不形成任何有害冰状结晶的这一想法成为可能。这一结果将发表在7月6日出版的《物理化学》杂志上,该杂志由世界上最大的科学组织美国化学学会创办。
在医学领域,低温保存包括储存组织器官用于手术移植等。目前,仅仅只有几种特定种类的细胞组织包括精液和晶胚可以冷冻保存并且成功复苏。阻碍低温保存技术广泛应用的主要问题是形成损坏细胞结构的冰状结晶。如果使用该项技术就可以将患有绝症的人体冷冻保存,在几年或者数十年有了可治愈的新方法后再将其复苏,然而目前对这一想法还存在有很大的争议。
勃戈登对一种被称为“玻璃状水”或者低密度无定形冰(LDA)的物质进行了研究,这种低密度无定性冰融化后就成为高粘性的水分子(HVW)。而勃戈登指出,并不象有些科学家们认为的那样,高粘性水分子并不是一种新形式的水分子,也许它可以用于低温生物学、医学以及人体冷冻等多种领域。在水溶液中,水分子成分可以被缓慢的过度冷却为玻璃状,然后在不形成结晶的状态下缓慢升温,如果条件适合,细胞和活性物质就可以不被损坏,在低温条件下很好的存活。
美国化学学会是经国会特许的非赢利性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学学会。主要工作地点位于华盛顿和哥伦布。
英文原文链接参见: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6/06/0606201710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