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雷老鼠
生物谷报道:关于老鼠的形象一直是很矛盾的。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啮齿动物因为偷油吃米、传播疾病而落得“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境地。但一旦离开现实世界,它仿佛脱胎换骨了一般,变身成为机智灵敏又善解人意的动物。它既可以是风靡数十年的卡通形象米老鼠,也可以是电影《料理鼠王》充满创造力的大厨,还可以成为人类家人的精灵鼠小弟。鼠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推出和老鼠有关的一些新闻,它们以科技新闻为主,由此也可以看出老鼠在人类科学发展历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无畏老鼠与猫同欢
在自然界,猫和老鼠之间从来没有“友谊”可言,就像卡通片中“汤姆”和“杰瑞”一样,你追我躲的游戏一刻不停。不过,日本科学家却通过基因改造逆转了老鼠的天性,让它不仅敢与猫“大眼瞪小眼”,还能玩得亲密无间,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老鼠爱上猫》。
据英国媒体11月8日报道,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者给实验鼠移植了一种名为“白喉毒素”的基因,这样就能定向移除老鼠大脑中的嗅球神经细胞,而这种细胞的功能是接收从鼻腔的嗅觉感知细胞传来的神经刺激,并做出反应。
实验产生了非常奇异的效果,老鼠在失去这种神经细胞后出现了“大脑短路”,它面对自己的天敌猫非但毫无惧色,还表现得一脸好奇,甚至胆大妄为地爬到猫身上磨蹭翻滚。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板野说:“它们依然能闻到猫的气味或狐狸和雪豹的尿味,但没有任何恐惧表现。它们和猫相处得很愉快,还和猫嬉戏打闹。”
为了拍摄“猫鼠同欢”的照片,实验中的小猫也是研究者特别挑选的,它们天性温顺而懦弱,并且事先已经吃得“酒足饭饱”。如果在拍摄照片中哪只猫感到不耐烦,对面前不知死活的老鼠起了杀心,研究者就会立刻把它抱走。
超级老鼠速度惊人
长跑数小时而不知疲倦,吃得多而不会发胖,极为活跃寿命更长,这就是科学家通过基因改造培育的“超级老鼠”的超级之处。它们体能超群,堪与最优秀的运动员媲美。
超级老鼠的制造者、美国俄亥俄州凯斯西储大学生物化学教授理查德·汗森表示,这种老鼠的体能堪与环法自行车大赛5连冠兰斯·阿姆斯特朗相媲美。它可以每分钟20米的速度连续跑5小时,这相当于一名自行车运动员毫不停歇地骑上阿尔卑斯山。拥有这样的好身板,自然也食量惊人。与同辈相比,这种改基因鼠食量增加60%,几乎为其他老鼠两倍,但体重只有它们的一半,因而无须担心体形问题。与同笼的普通老鼠相比,它们活跃10倍。它们寿命更长,能活到3岁。
面对这种超级老鼠,即使培育它们的美国科学家对此也感到惊讶万分,因为他们只不过改造了它们的一个新陈代谢基因而已。汗森教授坦率地表示,这些改基因鼠的体能和行为改变完全出乎他们的预料之外。
汗森教授说,第一只超级鼠大约诞生于4年前。当时,研究人员向一只老鼠胚胎里注入了一种影响磷酸烯醇丙酮碳酸激酶(PEPCK-C)产生的基因。结果,这些老鼠的变化却非常显著,而且在出生几周后就显得卓尔不群,在笼子里转来转去,非常活泼。
巨型老鼠不怕人类
一些科学家今年在位于印度尼西亚的新几内亚岛发现了新物种:巨型老鼠(上图)和高山侏儒负鼠。据考证,这两种动物过去从未被人类所发现。
据英国媒体17日报道,这两种动物是在新几内亚岛上的一个原始森林中被发现的,该地被称作生态学中的“失落世界”。巨型老鼠的体型特别大,是普通老鼠的5倍,更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它并不害怕人类。相比之下,名列世界最小有袋动物榜单的高山侏儒负鼠就显得害羞许多。
扫雷老鼠表现出色
鼠类家族成员并非都如疯狂老鼠那般可恶,一些非洲仓鼠经过训练成了“扫雷专家”,为挽救人类生命立下汗马功劳。
英国媒体日前报道说,在非洲的莫桑比克,工作人员正在训练嗅雷老鼠,以用于探测地雷。莫桑比克是受地雷严重危害的国家之一。上世纪70年代爆发的内战在莫桑比克的国土上遗留下了200多万枚地雷,至今仍有许多地雷等待清除。
研究发现,老鼠在排雷这方面有着无法比拟的天赋。它们嗅觉灵敏,一只探雷鼠花半个小时就能完成100平方米区域的扫雷工作,而人工扫雷要完成同样的工作量则需要一周时间。
在嗅雷鼠训练中心,研究人员已经成功训练出一批探测地雷的“高手”非洲仓鼠。训练中心工作人员每天下午训练老鼠,训练场地是一块块面积100平方米的正方形区域,研究人员在这些区域中埋放了数枚地雷。
训练时,工作人员站到一边,给每只老鼠的小腿上系一根绳子。老鼠顺着这根线,嗅探地雷。发现地雷位置后,它们会抓挠地雷表面上的泥土。由于老鼠身体轻盈,即使它们踩在地雷上,也不会发生爆炸。每成功一次,训练人员便会给它们食物作为奖赏。非洲仓鼠的训练过程非常严苛,在经过至少一年的严格训练和一连串的考试后,合格的老鼠才能“毕业”,开始执行真正的探雷任务。
1997年,肯尼亚扫雷专家首次提出了将仓鼠利用于扫雷工程,他们指出,非洲撒哈拉沙漠北部地区广泛繁衍着仓鼠,这些仓鼠并不会对当地居民传播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