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生物学副教授艾里克·赫尔佐格提出一个理论,人的生物钟更多地受脑部温度的影响,因此克服未来长途飞行造成时差的最简单办法就是改变乘客的脑部温度。
生物钟主要控制生物的生理节奏,几乎所有生物都有生物钟,而哺乳动物,包括人的生物钟周期为24小时。控制生物钟的物质为超视束交叉核子细胞(SCN),它位于口腔上腭以上的视丘下部,通常情况下根据视神经传递的光信号与当地时间保持同步。赫尔佐格最近发表在《神经生理学杂志》的论文指出,视超束交叉核子细胞对脑部温度的敏感程度甚至高于光线,根据实验老鼠的生物钟对于其脑部温度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反应。赫尔佐格指出:"这一发现首次表明,我们可以控制人的生物钟,能够告诉它几点就是几点。" 这一发现具有深远的意义,如果脑部温度可以进行控制的话,那么飞行乘客就永远不会再受时差的影响,乘客可以轻松地从一个时区转换到另外一个时区。
赫尔佐格表示,人体脑部温度基本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但却受生理活动、发烧、呵护或一片阿斯匹林和褪黑激素的影响,事实上目前人们已经采用药物来减轻时差的影响。根据研究,人体脑部细胞的温度变化每天在摄氏1.5度之间,天亮时最低,中午最高,甚至在缺少光线的黑暗状况下这一温度规律变化也存在。 赫尔佐格表示:"因此我们提出这个一个问题,这一脑部温度变化是否会对控制生物钟的超视束交叉核子细胞产生影响,结果实验得出了肯定的结论,也就是说通过控制脑部温度就能够对生物钟进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