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媒体10月3日报道,我们在熟睡时常常对周边发生的事没有半点感觉或者是感觉模糊,这是为什么呢?美国科学家日前研究发现,原来人类大脑中的细胞是通过经常交换电子信号来进行信息交流,当人们熟睡时大脑中的一些区域会出现电子信号交换中断,这导致人们在睡醒时发生意识减退的现象。
此前,为什么意识会在熟睡中减退一直困扰着科学家,因为科学家很长时间之前就知道人们睡觉时大脑仍然是活跃的。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精神病学家朱利奥-托诺尼带领一个研究小组对此展开了研究。他们使用了一种新技术——穿颅磁刺激,它可以精确并且无伤害地激活大脑中的小块区域。另外,他们让受试验者戴上一顶电极帽,它可以监测受试验者大脑中的电子活动情况。
在大脑中,信息都是通过神经元细胞传递的。托诺尼和他的小组发现,当受实验者清醒时,信息会沿着神经元网络传递到大脑的不同终端,然而他们熟睡时,这种信息传递突然中断,细胞不再进行电子交换。研究小组在一份报告中称,这显示在没有进入梦乡的睡眠中出现的意识消退可能是因为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发生功能性信号传递中断。大脑皮层主要负责协调感知、思考和行为。
研究小组还发现,受实验者在前半夜醒来时都会发现只有很少的意识或者是完全没有,而在后半夜,特别是在清晨,实验人员可以生动地描述他们做的梦,这意味着睡眠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有意识的。
托诺尼称,睡眠是最常见的意识状态变化,每个人每天都会睡觉,当熟睡时他们的意识通常就会消退,而当意识消退时,大脑就像是变成了无数的小岛,它们之间不会再发生交谈。
这一新的发现非常重要,因为它提供了大脑在睡眠中如何改变意识状态的第一手线索。意识目前在科学界仍是一个“黑暗”领域,因为科学家很少研究大脑如何维持并改变精神的各种状态。托诺尼是几名探索意识前沿领域的科学家之一,他已经建立了理论化的思想,他认为意识取决于大脑整合信息的能力,也就是大脑各区域进行信息沟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