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简称AD)是老年人中发病率很高的难治性疾病,发病机理复杂,目前靶点单一的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日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药物研究室主任李林研究员领衔的科研项目《补肾中药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实验研究和技术平台的建立》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他们从大量文献检索中筛选出中医治疗老年期痴呆或脑萎缩常用的6类33种单味中药,以中医“补肾填髓为主、辅以豁痰化瘀”的理论为指导,结合临床经验组方,自行研制了治疗AD的含6味中药的新复方参乌胶囊。对参乌胶囊8种主要成分或部位进行了深入研究,基本阐明了参乌胶囊抗AD作用的物质基础,并且发现其中补肾中药何首乌的有效部位二苯乙烯苷的药效最好、干预靶点最多,因此继续进行了中药复方的二次开发,即何首乌二苯乙烯苷治疗AD的创新药物研究。
首次发现在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IV缺陷动物模型中同时出现Aβ形成增多、磷酸化tau蛋白增多、神经营养因子减少、细胞骨架破坏、胆碱功能降低等与AD相关的变化。提出线粒体复合体IV缺陷是痴呆发病的始发因素之一的新见解。首次发现参乌胶囊对上述变化有明显改善作用。山茱萸有效部位和单体成分对线粒体复合体IV缺陷拟AD细胞模型有明显改善作用。
新建立了锌离子致p70S6激酶和tau蛋白磷酸化、转AD病人线粒体DNA、线粒体复合体IV缺陷等3种拟AD细胞模型,并应用于抗AD中药研究。发现APP转基因小鼠等3种拟AD动物模型的新靶点。系统地建立了抗AD药物实验研究技术平台,应用及深化了10种动物模型和8种细胞模型。
在大量实验和比较中发现补肾中药在治疗AD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首次提出中医“补肾填髓”的生物学基础包括促进能量代谢和利用,激活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生成增多,促进神经元存活与再生的新观点。
目前,参乌胶囊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国家新药临床研究批件、转让给制药企业并进入临床试验。二苯乙烯苷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已申请国家新药临床研究批件。山茱萸有效部位和单体成分5-羟甲基糠醛申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已公开。该成果提高了我国发展抗AD药物的原始创新能力,为研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