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能识别不同的物体,可能是因为细胞群相互唤醒的顺序不同,这种不同的顺序能有无数的排列组合,以代表不同的物体。我们所做的研究已经证明,人类的痛觉是由神经网络中大范围神经细胞群所编码的。”
2月1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罗非在心理所2007年度学术年会上作完报告后,接受了《科学时报》的采访。
痛觉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保护性感觉。它负责报告人体所经历的伤害性环境威胁,以及内在的各种异常状况,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罗非的研究首次证明,痛觉是由中枢丘脑—皮层神经网络中大范围神经元群所编码的,从而突破了以往“痛觉只是少数特异性神经细胞激活的产物”的经典认识。他们首次发现,痛觉发生时出现了更多的下行信息投射,提示痛觉编码不是简单的被动接受刺激,而是一个发自高级中枢的主动过程。反映脑区间信息流动情况的定向相干分析也表明,在痛觉刺激期间中枢各脑区之间的信息流动加强,其中尤以下行信息流动的增加更为显著。这一发现,首次为痛觉编码中细胞群落存在的可能性提供了一个初步的证据。同时,痛觉编码中下行信息流动增强的现象也是原始创新性发现。
罗非说,慢性疼痛是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科学问题,至今未得到充分有效的解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级中枢内的痛觉形成及调节机制至今不明。因此,深入研究脑内痛觉编码机制,对正确理解和应对各类痛觉现象,寻找适当的临床干预途径,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他们的研究工作为解决这一重大科学难题奠定了一定基础。